“要有最先进的企业文化”
2010年3月的经营工作会议上,董事长梁稳根指出,企业要有更宏大的目标和崇高的价值观,才能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这贴合了温总理“每个职工都要有崇高的理念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并且立下为国家,为人民,为整个社会做贡献的志向”的要求。
回顾三一的创业史,我们不难发现,当年四个年轻的大学生从国企出走,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勇于把握,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是因他们始终怀揣着 “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
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梦想。
以“三个一流”为愿景,到“产业报国”再到“品质改变世界”,三一形成了一个超越了企业利润的价值观。
三一一直追寻的是:“制造出代表世界最高品质的产品,最终实现三一品质改变世界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正是这样一种价值观,使得三一快速崛起。从2000年的销售不到4个亿,到2007年
销售过百亿,再到过千亿目标的提出,三一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在
徐工事件、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危机等历史重要时刻勇于担当。这样一种价值观,使三一以“帮助员工成功、一切为了客户”的心态处理与员工、与社会的关系,保持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各个领域不断创造奇迹。
“要有自己的发明和
专利”
“奖得越多越好,专利越多越好,有了这些就有了竞争力,比什么都强。”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次视察三一,是年,三一申报
专利技术208项,获批166项,混凝土泵送核心
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年后,三一已申请专利2040项、授权近1000项,居行业首位。三一在知识产权上的成绩再次受到温总理的肯定,在宁乡产业园车间内,他表示,世界级的企业“要有自己的发明和专利,这种发明
专利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的,也就是说,还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前进。”
三一的知识产权工作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在激烈的竞争中,正是以自己的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赢得了
市场的尊重。
集团首席科学家易小刚表示,三一将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与产品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实施了创新战略、预防侵权战略、
专利权运用战略、抢先和许可战略。
现在,在每一项新产品的研发全过程中,都有专利工程师参与其中,进行专利风险分析。这些
专利信息被分为两类:一类已被保护,可能存在风险,研发时需小心规避;一类具备参考价值,研发人员可以充分利用。
更重要的是,一旦项目取得
技术突破,专利工程师将及时有效地与研发人员进行专利布局规划,形成三一的核心专利保护群。
专利保护群一旦形成,就等于给产品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
随着三一国际化快速推进,对每一样走出国门的产品,三一都经过了谨慎的专利筛查,确保产品的专利安全。同时,根据专利分析结果,实行相应的
专利布局。
对于欧美等专利技术密集区,三一实行外围专利布局策略,在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附近申请属于三一的专利群;同时,在印度等
专利技术薄弱区,进行专利抢滩布局申请。现在,知识产权部联合各研究院,对三一1000多件专利进行全面清查,对于在国外有保护价值的中国专利,将有针对性地在国外大规模布局申请。未来3-5年内,这些
专利申请将有力地为三一国际化护航。
专利战略的全面布局和实施,使三一的
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以每年50%的速度高速增长,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7项,4项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因在科技创新上的出色表现,三一获评国家创新型企业。
据了解,今天的美国,公司80%的市值是依赖于知识产权,而在30年前,这一比例只有17%。今天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美国30年前的问题。英国知识产权研究所主席伊恩•哈维认为,如果中国企业想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竞争,应该至少提升30倍的
专利申请量。三一的知识产权之路仍任重道远。
“要有优秀的
人才”
“……最为关键是要有优秀的人才,一代一代,接续不断的优秀
人才,才能保证我们这个企业永远焕发青春。”
今年以来,温家宝已在多个场合强调“
人才”的重要性。
5月25日至26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强调,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加大对
人才发展的资金投入。
■培养自家经理人
三一一贯以来的人力资源理念,与总理的思路不谋而合。
早在几年前,梁稳根就提出“培养自家经理人”的理念,要求公司领导刻意培养自己的团队成员。在这种理念下,打破论资排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成为三一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三一更是将
人才培养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相关
数据显示,2009年,三一共提拔科级干部184人,部级干部187人,总监级干部22人。
为拓宽内部员工的就业选择,近期,一则“关于鼓励员工参与内部竞聘的通知”在OA上发布,该公告取消了内部竞聘时必须经得原部门领导同意的限制,并规定,所有有需求的岗位必须先在集团内部发布,接受内部竞聘,将机会优先留给内部员工,帮助员工在公司找到最适合的岗位,这项政策受到员工的热烈欢迎。
■自主培养
人才 “我们每年计划招2000个研究生,但是年年都招不满。”在与
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成员的座谈会上,三一重工如此表示。
人才空缺已经成为制约长沙
工程机械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解决这一矛盾,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在今年初提出,要进一步加大
人才培养力度。
今年3月,三一S1000工程正式启动,即在研发、
营销服务、制造质量、商务、财务等十大体系中,选取1000名优秀
人才作为储备干部培养,所有培养对象中,近70%为公司内部选拔推荐,小部分为直接
招聘。他们将在三一学校统一接受几个月不等的脱产培训,从公共管理,到专业
技术,到挂职实践,学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为拓宽工人的发展通道,自2005年起,三一便选派优秀的班组长前往大学深造学习。2009年,30名班组长由公司统一送读中南大学,采取学历教育加订制培训课程的培养模式,增加了工艺、制造等切合公司需要的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公司需求。
■富足的生活
此次视察三一,工人的工资让总理颇为关注,在生产线上,总理询问一名工人:“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工人答道:“每个月能赚5000左右。”“那挺高。买保险没有?”“买了。”工人的工资待遇让总理非常满意。
实际上,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制”,是三一“帮助员工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2007年,梁稳根董事长宣布:三一员工本科学历起薪3000元、研究生学历起薪6000元。此后,通过开展行业薪酬调查,三一又对各个岗位的工资
标准进行调节,确保每一个岗位工资都在业内同行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集团的核心员工,三一实行股权激励政策。
同时,在生活上,三一也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今年,花费巨资修建的新办公楼投入使用。办公楼环境舒适,还建有一个优美的空中花园,让员工能在自然中享受工作。新餐饮中心、新员工小区的相继投入使用,使员工的生活跃升了一个台阶。
上一页 [1] [2]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