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之后,仅半年时间,广西就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狠抓落实,力挺“广西制造”
“广西经济落后主要是工业落后。”对这一点,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有着清醒的认识。
当前,广西工业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型原料型工业占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经济质量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战略和主攻方向,并根据广西的工业基础、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以及产业自身发展方向,对工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战略性部署,核心定为建设“14+4”新型产业体系。
“14+4”产业规划和产业区域布局确定后,全区工业系统、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克难攻坚,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组建自治区产业办,制定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总体推进方案,编制14个千亿元发展规划推进方案,出台产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赴全区工业100强和500强企业进行全面调研;强化重大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推动创新与成果转化;实施产业资源整合。
组建21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指挥部办公室,围绕“14+4”产业,组织实施150万辆汽车工程、200万台发动机工程、1600万吨炼油工程、180万吨铝加工工程、200万条子午线轮胎工程、糖业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建设工程、“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千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等18大产业技术改造工程。全力推进58项投资额10亿元以上、总投资2200亿元的新建续建项目;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玉林等老工业基地。
半年回头看,工业亮点纷呈
仅半年时间,我区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就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上半年,全区14个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来宾、百色、梧州、北海和玉林5个市工业总产值增幅超过44%;14个重点优先发展的产业中,10个产业增速超过43%,4个产业增速在12%至39%之间,预计全区工业实现税金184亿元,同比增长25.2%,全区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08亿元,同比增3.16倍。
工业重镇柳州上半年的成绩单异常漂亮。整车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五菱价值链正逐步形成,今年前4个月,上汽通用五菱公司获利超过上汽集团,上半年,汽车销量超过68万辆,成为国内月均产销超过10万辆的单一车企;东风柳汽强化品质提升,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今年3至5月,连续3个月创纪录地实现了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的佳绩,有望在10月成为柳州第5家百亿元企业;柳州五菱集团调整产品结构,寻求市场突破,成为国内首个获得电动货车生产资质及公告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向北美出口100辆纯电动微型货车的车企。今年上半年,五菱专用车半年产销量均突破2万辆,创历史新高;依托公司资源,柳州重汽运力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上半年各类专用车合计产量同比增70%。
柳工发展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截至2010年5月15日,柳工装载机全球累计销售突破20万台,只用了4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第一个10万台到第二个10万台的突破式跨越,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速度神话”。柳化抓住机遇,低成本扩张,完成了对广东、湖南等跨区域收购,实现了快速扩张。
未来5年,重在扩量提质
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关键在扩大量、提升质。未来5年,广西的重点仍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一手抓总量的扩大,一手抓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扩大工业总量方面,将实施大公司、大项目、大改造、大园区、大品牌等5个“大”战略。引入大公司,组建大集团,带来大投入,发展大项目;对广西历史上形成的以原材料为主的产业进行大改造;做大一批园区,形成配套产业链,为大产业大项目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场地;推进大品牌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调结构促升级方面,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广西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体系能基本形成,现代制造业体系有大突破,三次产业的结构更合理。
为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今年下半年,广西将继续围绕“14+4”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推进8项技术改造工程和30项技术创新工程,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提升我区工业装备水平;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构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8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120家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23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建设千亿元产业350项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重点推进石油化工深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轿车型柴油机、甘蔗综合利用、铝及其他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一批对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项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