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行业趋势:中国压实机械行业观察

//www.lmjx.net 2007-8-27 9:35:16 中国路面机械网 


  4未来趋势:竞争态势依旧,创新步履位艰 

  中国是生产和使用压实机械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这表现在我们的制造技术还不是最先进的,我们的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我们压实机械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所以,我们推动压实机械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1企业改革持续,行业格局混沌 

  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导的压实机械行业,机制改革还在持续深入。现有的几家国内压实机械企业兼并案,并未达成优化组合与提升技术水平的目的,这样的改制也不值得效仿。 

  也有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逐步退出压实机械行业。 

  尽管中国压实机械市场有一定的规模,但压实机械使用专业化强,未来的压路机年需求量也不过1.3~1.5万台。现在国内压实机械行业共有20多家有实力的公司分割有限的中国市场,大家齐头并进,不可能都做大。有些公司过多铺张,一味追求产品多元化战略,到头来很可能是投入有期而回报无门。由此可知,未来几年的中国压实机械行业仍然是变数多多,格局混沌难料,似将面临重新洗牌。 

  4.2竞争内外交织,产品良莠不齐 

  有数十家内外资压实机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几年已是硝烟弥漫。为促进市场有序竞争,2006年出台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律公约"。外资公司现在也是"入乡随俗",努力适应中国人的促销习惯。国内企业也会在稳占低端压路机市场的同时,尽力向高端市场冲刺。这样内外资企业同台竞技,为国内压路机用户提供了许多可选择的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压实机械制造企业在大公司的夹缝里起伏游荡,他们也要多少有些斩获。最近又有部分初创小公司崭露头角,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大企业游离出来的科技人员所为。现在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甚至还有外资企业,其产品制造质量及服务承诺都是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进口机型的外资产品并不见得如宣传的那样好,有时"品牌"也不十分可靠。这又为用户的选择带来了难度。 

  4.3理论研究滞后,压实试验缺口 

  压实机械的技术创新是伴随着土壤压实理论研究的深入而开展的。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试验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的结合将成为更加重要的研究手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常规的压实试验中心,以往作为产品鉴定的压实试验也被取消了户籍。工地试验、型式试验只能考核产品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却不能创造新的压实理论和新的压实技术,更创造不出具有核心技术的新的压实机械。 

  现在有的学者也在试图研究新的振动压实数学模型,可他们只能在假设条件下作计算机仿真。土壤的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能很复杂,没有试验基础的计算机仿真不可能"真实"。也有的研究者用的是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却忽略了古典力学原理,可见试验研究有多么必需。由此可以断定的是,压实技术与压实机械要实现真正的技术创新,就必须尽快填补试验研究这个缺口,决不能以某几项荣誉的光环替代技术创新的实质内容。 

  4.4提升国机品质,尝试创新过程 

  中国压实机械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最现实的课题是要努力提升现有产品的制造质量和尝试创新过程。 

  机械传动振动压路机现已有了切实可行的升级方案,就是以液压动力操纵压路机的转向、变速、制动及主离合器,从而改善司机的劳动条件。保留机械传动的高效率,对于能源日趋紧张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全液压传动的各种压路机被人称为高端产品,是参与国际市场的卖点,努力提升全液压振动压路机的工作可靠性是摆在国内企业面前最迫切的课题。 

  尽管国内企业目前仍缺少必要的科研条件,但总会有人尝试压实机械技术创新的过程,当前我们缺少的核心技术不在机械结构本身,而是机器的控制技术及工程管理软件。 

  等到国内现有的制造质量基本解决之后,控制和软件方面的国内外差距就会凸现出来。 

  现在机电信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对发动机、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全面控制,压实机械正在被赋予各种感觉和智慧。在施工过程与工作状态实施监测的基础上,压路机将从局部自动化过渡到全面自动化,并向着机器人的目标发展。中国压实机械行业能否跟得上时代变迁,有待国人的努力。 

上一页  [1] [2] [3] 

讨论区
查看
现在有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最新资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