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化经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实现合理配置,提高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保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机械行业已有一批优势企业开展了国际化经营。有的出口量大,在许多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点;有的收购了国外知名企业,得到了先进制造技术;有的在国外投资建厂或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拓宽了销售渠道。秦川机床集团公司以市场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技术国际化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成为自己的品牌。该公司收购了美国一家技术比较先进的机床企业,利用其营销渠道将秦川公司的产品顺利进入了美国市场,为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了坚实的步伐。2008年8月柳州工程机械厂在印度新德里正式挂牌成立柳工印度公司,经营工程机械及零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我国三一重工也要在印度西南部的马哈拉邦省用较多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根据机械工业一些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经验,最基本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企业经营思想、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产品开发和技术标准、组织结构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要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并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
企业经营思想,不仅要重视国内市场,更要关注国际市场。打造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创造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和分析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动向,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改善知识结构。要培育和补充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和营销人才;熟悉国际商务、国际惯例和懂得国际贸易(含国际招标投标)的人才;能够针对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研发的科技人才;能够同国外终端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和谈判签约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加大自主研发、创新的力度。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平台;产品技术标准要向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技术靠拢或接轨。
企业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国际化经营的需要。适时在出口量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营销机构或服务网点,以及建立零部件的采购、配送和分拔等物流机构。
建立国际化信息平台。及时搜索、查询、集成国内外市场需求和重要项目的招标信息;国内外科技发展和产品专利信息;建立网络,开展销售和采购活动,提高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