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组图]中国首条商办铁路将永存水下 老京广线最美一段

//www.lmjx.net 2009-9-6 20:03:58 中国路面机械网 

 

被废弃在铁道上的车厢。

被废弃在铁道上的牵引机车。

  巨变:“大动脉”变“小静脉”

  1989年,堪称“亚洲一绝”的大瑶山隧道终于开通——它位于粤北山区的坪石至乐昌间,全长14.295公里,自北向南穿越海拔1500米的大瑶山。大瑶山隧道位于京广线铁路广东境内大瑶山隧道(复线)的建成,在当时创下了我国隧道长度之最的纪录,也是世界隧道建设史上的奇迹。

  从此之后,京广线终于可以长驱直入,无需在山腰上蜿蜒盘旋了。

  而古老的粤汉铁路中这一段最为险峻的路程,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曾经繁荣无比的“大动脉”,一夜之间变成了“小静脉”,只有几列接送铁路员工上下班的交通列车偶然经过,带来片刻的人语。

  2006年,降临乐昌的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终于彻底摧毁了这段位于悬崖边的古老铁路

  小梁是乐昌人,从小生活在粤汉铁路旁的他对那场被命名为“7·15”的特大洪灾至今记忆犹新:“武江边几乎年年都发大水,但是那一年特别大。天就像破了一个大窟窿,雨水倾盆而下——而乐昌就是‘脸盆’的底部,被凶猛的洪水不断冲刷了20多个小时。”

  大源镇的干部告诉我们,当大水退去,他们惊愕地发现,洪水几乎带走了武江两岸一切的生机,郁郁葱葱的山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荒凉的山坡,钢筋水泥护卫下的粤汉铁路路基被洪水掏空,留下悬空百米的铁轨,而某些段落甚至被冲刷到了河床之下。

  从此,这条“小静脉”彻底失去了功效。它的身躯掩盖在越来越疯长的杂草中,独自守望着曾经有过的荣耀岁月。

  记录:蒸汽时代的壮美旅程

  在最初的时光里,粤汉铁路上晃晃悠悠行进着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了的蒸汽火车。它们喷着灰白色的烟、拉着刺耳的汽笛,在蜿蜒如巨蟒一样的铁路上奔驰。

  或许,那根本算不上“奔驰”——因为它们的速度用今天的眼光看来相当缓慢。“比跑步的速度快一点点吧!”87岁的老司机罗哲开玩笑说。因为株韶段线路质量较差,所以一直到建国初期,列车容许的速度也只有每小时35公里,1952年,速度提高到每小时50公里。

  李伯阳告诉记者,粤汉铁路上第一辆从广州开往武昌的客运火车是在1936年11月发车的。“每个星期二从广州开往武昌,星期五火车再从武昌开回来。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要开整整44个小时。”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路况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旅途风光最为绮丽的莫过于粤北山区里的“株韶段”。古老的粤汉铁路在这里避开了崇山峻岭,沿着武江河谷兜了一个大弯,然后再继续笔直南下。而武江河谷,谷坡多在60度以上,局部地区甚至近乎直立。特别是在大源镇与坪石镇之间的武江,水位落差极大,有的地方又平静开阔,当地人将这里的九处激流称为泷,十八处平静河段叫做滩,号称“九泷十八滩”。

  “一边是高山、另外一边就是‘海’(武江水)。海里有鱼,山上有野兔在蹦跳。因为火车的速度开得不快,所以这些都可以看得十分真切。最有意思的是晚上,山上会有豹子跟着车灯一起跑!”罗哲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景观美则美矣,但是由于山势险要,地形复杂,线路技术标准低,设备差,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罗哲告诉记者,1948年后,粤汉铁路上跑的蒸汽火车是从美国买来的“KD7”,时速可以达到80-100公里。但是到了粤北山区,因为弯道多,所以速度就只能控制在50公里以下。即便如此,还是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防不胜防:“每年春天雨水特别多的时候,经常会有石头从山顶滚到铁道上,火车行进的过程经常要停下来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另一侧的武江水则会满溢到近乎和铁轨平行的位置。有那么几次,因为路基塌陷,火车头就一下子栽到了河里。好在驾驶室的椅子把司机给‘托’起来,才没有人员伤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更多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