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三一重工:从37米到72米的跨越

//www.lmjx.net 2010-1-8 14:31:31 中国路面机械网 
       在长沙三一重工的博物馆里,有两样记载着这家企业自主创新历史的东西。

  一个是“古老”的37米臂架泵车,这是三一重工1998年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37米臂架泵车;另一个则是三一重工研发的72米臂架泵车获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的认证书。

  “37米到72米的历史,浓缩了三一重工12年的历史。”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易小刚感慨地说:“是自主创新造就了三一重工。”12年来,三一重工依靠自主创新,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

  12年前,作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易小刚亲自开着首台国产37米臂架泵车下线。多年来主持研发的易小刚坦言:“大家都知道自主创新的重要,但自主创新最大的困难则来自于对这个理念的认知和坚持。”

  在易小刚看来,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不输于外企,但自信心不足,总认为跨国企业经过上百年发展的积累,资金、技术实力雄厚,不可能追得上,更枉谈超越。

  不自信的理由可以理解。上世纪90年代,外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由于技术落后和传统体制对市场环境的不适应,国内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一度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易小刚回忆:“挖掘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外资品牌一度在这个市场占有90%以上的绝对垄断地位。2005年,外资品牌携手‘涨价’,当时本土企业毫无反击能力,生存都成问题。”

  易小刚说,当时实际就是把人家的样机拿过来,测绘以后模仿、生产,“这与创新的本意背道而驰,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坚持自主创新,不仅增强了三一重工的竞争力,也极大惠及了国内用户。“三一重工的37米臂架泵车下线之前,洋品牌一统天下,一台设备售价五六百万元。此后面对自主品牌的竞争,洋品牌不得不放弃垄断利润,大幅降价。如今,在国内的施工工地上,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国产品牌工程机械。”

  回顾12年自主创新的发展,易小刚认为,政策扶持和政府支持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决心。他说:“企业必须将自主创新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一旦把自己定位成自主创新的企业,就必须摆脱对引进技术的依赖性,不能单纯模仿,更不能简单地‘抄作业’!”

  易小刚说,三一重工现有员工3.2万人,研发人员多达5000名,不到7个员工中就有一人从事研发,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至7%,“远远超过国内企业的平均水平”。

  针对三一重工能否超越跨国巨头的问题,易小刚反问:“我们研发人才是他们的几倍,工作时间是他们的几倍,难道就没有实现超越的可能?”


来源:人民网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更多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