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www.lmjx.net 2006-11-21 22:20:52 中国路面机械网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广东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广东新开业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数为13354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总和的42.9%,在全省以及全国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04 年末,广东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31154个,法人单位数排在全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第四位,占全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总数的11.2%,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达12.5%。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也都处于前列: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6.46万人, 占全国的12.8%;营业收入1289.74亿元,占全国的17.9%;利润总额382.91亿元,占全国的25.8%。
  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现状和特点
  1、总量初具规模,发展形式多元化
  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总量初具规模。2004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28亿元,占全省GDP的3.7%,全部法人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达2863.49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其中以商务服务业为主,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原值比重均占98%以上。2004年末,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30775个,占98.8%;从业人员55.94万人,占99.1%;固定资产原值2826.17亿元,占98.7%;租赁业有法人单位379个,占1.2%;从业人员5160人,占0.9%;固定资产原值37.3亿元,占1.3%。个体经营方面,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有个体经营户19112户,从业人员44366人,固定资产原值6.24亿元。
  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形式多元化。租赁业除了机械设备租赁之外,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也有所发展。2004年末, 机械设备租赁法人单位326个,从业人员5160人;文化及日用品出租法人单位51个,从业人员439人。商务服务业更是百花齐放,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调查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而且发展日趋专业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专业服务。如调查论证、形象设计、战略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公证等专业服务。此外,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和其他商务服务都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法人单位数排在第一位的是企业管理服务业,法人单位有11793个,占37.9%;就业人员227573人,占40.31%。其次是咨询与调查和广告业,分别有法人单位7266个和4306个,比重为23.3%和13.8%,就业人员75421人和39902人,比重为13.4%和7.1%。这三个行业的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占了商务服务业的60%以上。
  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营企业占据优势
  2004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25475个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单位为24669个,占总数的96.8%;港澳台企业为423个,占1.7%;外商投资企业为383个,占1.5%。就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了94.19%;港澳台企业占2.3%;外商投资企业占2.8%。各行业内的情况也是内资占绝对优势,港澳台企业略多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内资企业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营企业占据优势。私营企业以其运作灵活的特点,发展迅速,成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一支主力军,单位数量比重达52.7%;其次依次是集体企业,占19.5%;股份制公司,占13.5%;国有企业,占5.6%。股份合作、联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也占一定份额,比重分别为2.0%,0.8%和2.8%。
  3、经营状况良好,行业盈利能力较强
  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盈利情况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末,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资产总额达11967.90亿元,负债总额为5139.82亿元,实收资本为3482.09亿元。广东实收资本、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9%、17.9%和16.7%,而利润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5.8%。此外,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资产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高过全国平均水平:每万元资产实现利润320.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2.9元;每百元营业收入实现利润23.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6元;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实现营业收入6.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1万元。
  在商务服务业中,法律服务业营业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最高:每百元营业收入获取利润达31.92元,比全省商务服务业平均水平高8.72元;每万元资产利润达3370.1元,比全省商务服务业平均水平高3047.6元。
  4、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广东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布比较集中,有84%以上的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2004年末,珠江三角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为27542个,就业人员为478590人,分别占全省的88.4%和84.8%。山区、东西两翼的法人单位分别只占全省的5.0%、4.4%和2.4%,就业人员分别只占全省的6.0%、3.6%和6.3%。
  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由于资金投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广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各家企业实力差距明显,大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规模小、经营状况不佳的阶段。2004年末,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资产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单位有11538个,占单位总数的45.3%;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达24292个,占单位总数的95.4%,其中7人以下的单位数就占62.4%;企业法人单位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达到15735个,占单位总数的61.8%。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
  2、内资企业竞争力较弱
  内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其规模与竞争力与外资相比都稍逊一筹,外资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质量、效率和规范程度上占优。2004年末,外资企业的法人单位不到总体的1.5%,但其资产占全部行业总资产的4.5%,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9.2%,平均每个外资企业的资产规模为1.4亿元、实现的营业收入是3002万元,分别是内资企业的3.1倍和6.7倍。很明显,外资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比内资企业强。
  3、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例,其法人单位数已占全省单位总数的29.2%,就业人员占全省的25.2%。而西翼的阳江、湛江、茂名三个地级市所辖的法人单位数总和只有754个,只占全省法人单位总数的2.4%,就业人员只占全省的6.3%。在加速开发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同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大有潜力。
  4、就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员素质总体不高。从学历上来看,主要集中在高中学历和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中,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素质的平均水平相比偏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为368752人,占65.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34.7%,比第三产业平均水低3.6个百分点。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为9562人,占1.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为68314人,只占12.1%。
  从技术职称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拥有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只占14.6%,比第三产业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而且大部分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集中在初、中级,占全部技术职称人员的89.4%。
  5、租赁业经营状况有待改善
  租赁业的经营状况却令人担忧,处于"小、弱"的困境,其固有的功能远未得到发挥,与广东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不相称。2004年末,租赁业总体亏损6954亿元,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租赁业经营情况不理想,亏损8183亿元。机械设备租赁业内除了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其他机械与设备租赁盈利之外,其它如汽车租赁、农业机械租赁等各项行业都出现亏损。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业的经营情况稍好,行业盈利1229亿元,但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出现小幅亏损。
  三、加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务服务业已经成为提供就业机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服务业特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新动力。加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广东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信息、咨询、租赁、广告等中介商务服务业。促进商务中介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有较大潜力的调查论证、形象设计、战略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公证等专业服务。
  1、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针对内资商务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小而弱"问题,要积极引导商务服务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并积极支持和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的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开放力度,降低中介服务准入条件,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一批境外知名的中介机构,发展一批能承接国际业务的优秀中介机构,改变商务中介服务"小、散、弱"的局面,提升其整体服务能力。
  2、大力发展租赁业
  租赁业在发达国家被誉为朝阳产业,它既是与银行信贷、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又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租赁通过融资与贸易相结合,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一国技术更新、设备投资、产品销售以及引入外资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由于体制转轨、政策税收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其功能和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要尽快制定租赁行业的各项法规,完善租赁行业的税收体系,规范租赁市场的发展;加强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企业的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更新传统的租赁运作模式,促进租赁企业的发展。
  3、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科技创新和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对行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促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技术。要逐步建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信息资源,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4、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发展
  结合广东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实际,不断促进和规范商务服务业各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规避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自律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之间沟通联系以及服务业各行业间的协调配合。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企业与国家立法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反映企业呼声,为企业服务。
  5、促进山区和东西两翼商务服务业的发展
  广东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密集程度很高,但绝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不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对服务业的需求也不同,要根据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地方特点,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商务服务活动,把商务服务业培育成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