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寻找柳工的成长轨迹

//www.lmjx.net 2007-7-31 8:50:46 中国路面机械网 
“以人为本,合作创造价值”的柳工文化,造就了一个稳定的经营团队,一批优秀的企业员工,也造就了今天中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文/本刊记者 李继红

  在《新财经》第三届“中国漂亮50”评选活动中,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以其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持续高增长性以及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登榜获奖。成为代表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场投资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公众公司,又作为“中国漂亮50”的上榜企业,很多市场投资者把眼光投向了柳工。作为“中国漂亮50”的后续深入报道,《新财经》记者前往广西对柳工进行了专访。

  “以人为本”凝聚核心竞争力

  柳工建厂于1958年,伴随着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起步与发展,成为我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销售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一切,无不凝结着柳工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柳工地处柳州,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区域相比,相对偏远闭塞,不占“地利”;而相对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等优惠政策,又不占“天时”。作为一个老企业,在不占“天时”和“地利”的条件下,从强者林立的市场竞争中胜出,靠的是什么?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自信地说:“是‘人和’,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柳工战胜市场竞争对手,发展壮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谈起柳工的成长,看得出王晓华的感触太深了,他说,“柳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就是柳工的全体员工,我们的职工太好了!”一句话道尽了柳工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王晓华指出,柳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首先体现在经营班子的稳定和团结。作为从历史上老国有企业转轨而来的柳工,其所处的环境和历史背景,决定了柳工经营班子的“本地化”和“民主化”。因此,柳工的经营班子与企业普通职工之间联系的紧密度相对较高,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合作。其次,柳工的“以人为本”还表现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稳定的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

  柳工把优秀员工当做企业的财富,从建厂之初,就非常重视企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多年的积累,制定出一整套技术与管理人才的考核和培训制度。企业优秀职工可以通过制度来提高业务素质,并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样的机制,提供了一个西部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成长环境。董事长王晓华深有感触地说:“我最初进厂的时候,是从学徒工开始做起的。通过自己的突出工作表现,被企业选中进行培训和学习,一步步从基层走上今天领导的工作岗位。”柳工的一大批中高级管理干部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柳工正是通过这些有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积累和造就稳定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人才的凝聚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合作”创造企业价值

  柳工“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对内部人才管理方面,更贯穿于柳工的对外市场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柳工也同样经历了痛苦的“市场转轨期”,面对市场、资金、材料等多方面压力,柳工人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模式。确立了以“强化核心技术,细化产品专业结构”的经营发展战略,提出以“合作创造价值”为核心的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的市场发展模式。

  谈起合作,王晓华特别提起了潍柴动力,柳工机械适时与潍柴动力的牵手,实现战略联盟,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联合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己的发动机品牌。潍柴动力由此迅速成为中国柴油发动机生产制造龙头企业。

  王晓华说,2001年5月,柳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高原性装载机,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同年8月,柳工38台高原型装载机挺进西藏拉萨,青藏高原的特殊工况对柳工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柳工人勇敢迎接挑战,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资本对内地装备制造企业的投资兼并速度不断加快。仅2006年,就有凯雷、舍富勒、克虏伯、沃尔沃等国际行业巨头,分别对内地一些知名的同行企业进行了兼并。目前,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程机械需求市场和生产大国,仅次于北美。全球前十家著名的工程机械跨国企业,先后在中国内地建立了全资或独资企业。

  面对外资并购大潮,对柳工乃至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柳工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坚持以自主创新,研发拓展产品链,从传统的装载机专业制造商,发展成为以装载机为主导,以挖掘机、路面机械为两翼,并向相关产品延伸的多元化工机械制造商。

  2005年,柳工在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位居第29位,装载机产品内地销量第一位,世界销量第二位。在市场销售网络方面,柳工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代理商网络,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欧美国家的世界工程机械巨头。

  可以说,柳工已经初步具备了与世界同行业知名品牌产品相抗衡的能力。同时,柳工所具有的“以人为本,合作创造价值”企业文化,也使企业自身素质得以提高,足以使柳工成为吸引众多国际产业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战略目标,市场投资价值也逐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和挖掘。

  “出海”任重道远

  不能回避的是,柳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活跃,受市场关注度不高。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归根于企业所属的行业板块。作为国家基础工业所属产业门类,该板块由于受市场条件限制,其投入、产出、收益的周期较长,受国家政策及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因而,虽然难以受市场短期投资资金的关注,但仍然得到许多进行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柳工长期以来致力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和完善主营业务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讲究精耕细作,以稳定的主营业务增长为主要赢利手段。虽然,近年来也对资本运营重视度有一定的提高,但客观上企业赢利手段单一,在规模扩张、资本运营方面的能力仍需要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如今,面对国际行业巨头大军压境、内地行业对手虎视眈眈的竞争态势,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出海”不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必然。

  柳工在面临这一竞争环境时,提出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的极富挑战性的愿景目标。

  董事长王晓华提出了三条国际化路径:内地市场,精耕细作,占市场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市场,快速拓展,占市场前列地位;发达国家市场,逐步渗透,成为世界级企业。

  在提出这一目标的同时,柳工也暴露出企业受地域限制,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弱缺陷,以至于资本运作能力提高较慢,影响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使企业在面对国内外资本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柳工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保持强势,并最终跻身于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行列,可说是任重道远。
讨论区
查看
现在有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最新资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