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咱们可以随便聊,玉柴的账都在我的脑子里,我可以脱口而出,用不着准备。”一见面,晏平的爽朗和自信让记者既高兴又有点吃惊。高兴的是,遇到这样的被采访者会获得大量的素材;吃惊的是,没有想到晏平对记者会这么“开放”。
融入玉柴
“我必须充分认识玉柴,肯定玉柴的管理团队,决不能去排斥它。”
2005年5月,晏平正式出任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晏平,出生在玉林,在外地工作了27年后闪电般空降玉柴。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大部分在铁路系统工作。他当过知青、工人、工程师、团委干部、火车站站长、股份公司董事长和玉林市发改委主任,却惟独没有和玉柴相关的职业背景。初来乍到的晏平,靠什么来当这个有着16000人大企业的家?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晏平来说,如何继续管好玉柴似乎没有融入玉柴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中国制造业玉柴是最先进的,如果我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没法融入到玉柴。”晏平曾长期在大连、深圳沿海开放城市的上市公司担任过领导工作,刚来玉柴时他曾经在一些场合批评过玉柴。事后一位玉柴的高管告诉他:“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中国制造业玉柴是最先进的。”他的这句话深深刻在了晏平的心里:“我意识到,如果用大连、深圳的管理理念去要求玉柴人,肯定是错误的。我必须充分认识玉柴,肯定玉柴的管理团队,而决不能去排斥它。”晏平思想的转变,是他日后能成功驾驭玉柴的关键。用晏平的话说,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晏平从此开始认真思考玉柴独特的企业文化。一位员工说:“我们是玉林人,玉柴是玉林最好的企业。如果玉柴垮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就垮了。”晏平认为,这句话说得朴实却饱含深意,因为这句话让他体会到了玉柴文化的根基。要想管理好玉柴,必须认识到玉柴对于玉林人的意义,认识到玉柴的成功是几代玉柴人努力的结果。
玉柴没有资源优势、配套优势,光运输成本就比其他企业高很多,50多年来,玉柴凭什么屹立不倒?“我想玉柴肯定有它过人的东西。”晏平开始主动让玉柴的高层为他总结玉柴成功的经验。
管理玉柴
“没有锐气就别干,玉柴这个地方离不开激情。”
“张小虞曾对我说,晏平你应该做些宣传,让大家知道你。但是我觉得,在行业里我还没有发言权,我必须先踏踏实实地干出成绩。”晏平不仅没有过多地宣传,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要求把他的形象从企业的宣传片中全部拿掉。
如今,玉柴集团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特别是在去年,玉柴逆市而上实现了141亿元的销售收入,比2005年净增20亿元。今年上半年,玉柴发动机产销突破26万台,同比增长32.59%。晏平的管理能力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同。不过晏平依然保持着他上任之初为自己立下的做事风格:高姿态、低调子。“我个人没有多大能耐,我来玉柴后这支团队没有垮,高管没走一人。这才是最让我欣慰的。”在晏平的管理思路中,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比什么都重要,他甚至把团队建设看作玉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晏平严厉得让他们有些害怕。晏平特别看不惯个别高管下班之后纵情声色、通宵打麻将的现象。他大声地斥责:“你们这样还能有精力干好工作、带好队伍吗?再让我发现,我就叫电视台来拍你。”
一次晏平去大学生宿舍,发现学生们的住宿环境非常脏乱,他当场就发火了:“玉柴每年要来二三百名大学生,这种状况,玉柴怎么留住人?”晏平当即决定拨款100万元改善宿舍条件。分管领导赶来后,晏平又对他们进行了狠狠地批评。事后他说:“我对你发火没有别的意思,是因为你耽误了玉柴的事业。”
为了能了解到企业更真实的情况,晏平在大会上公开鼓动员工给他发相关信息。对于这种做法,他毫不避讳:“我就是想发现高管们发现不了的事,我要时刻把握企业的脉搏。”
晏平认为,这样做可以督促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让他们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没有锐气就别干,玉柴这个地方离不开激情。”
有人说,作为集团董事长,晏平不仅管得严而且管得细。对此晏平认为,董事长不能光抓战略,也要进行精细管理。玉柴的高管反映,晏董事长对他们严厉,可对普通职工却是另一种态度。他来玉柴后告诉秘书,只要有工人找他,绝对不许阻拦。“这些年我悟到,职工下决心要见领导肯定有他的道理。不到万不得已,员工是不会这样做的。所以,凡是来找我反映情况的都要见,所有员工来信都要批示。领导再忙,也不至于忙到抽不出这点时间。”
这两年春节期间,晏平都要到企业里走一圈儿。遇到那些节日还在岗位上的一线职工,他会送上一个红包。“有些员工可能都不认识我,我就告诉他,我是董事长,感谢他过年还在为玉柴坚守岗位。”晏平说,他喜欢看他们拿到红包时开心的样子。
可是这两年晏平的儿子却拿不到“红包”了。晏平来玉柴后的这几个春节,家里一直都十分冷清。晏平的儿子有些不解,晏平告诉儿子,是自己不让他们来。“我不喜欢给老板拜年这种风气,我想告诉员工,你们没有必要为琢磨我的爱好煞费苦心。”
引领玉柴
“10年之内,把玉柴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大型跨国企业。”
今年上半年,玉柴的各项经营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作为董事长,晏平自然感到非常高兴。不过,晏平说,让他最感欣慰的还是和外方股东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中外双方股东在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十分默契。这无疑给玉柴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有力保障。
展望玉柴的未来,晏平心中已经有了很多规划。他说,要用3年再造玉柴,2008年玉柴销售收入要突破200亿元。玉柴的中期规划是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总之,利用10年要让玉柴成为真正的大型跨国企业。为此,近期玉柴要做的工作首先是理顺内部的产权关系。其次,玉柴必须在资本市场有重大作为。玉柴下属的工程公司下半年将启动上市准备工作,接下来还将有3~5家相继上市。三五年内,将有50亿元的资金进入玉柴。
同时,玉柴对未来产品的规划也将进行重要论证,特别是在轿车柴油机领域将有重大举措。晏平告诉记者,玉柴为轿车的配套基地项目正在积极地论证中,和俄罗斯公司的合作也在商谈中。“这样玉柴的生产、研发布局将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我们的目标是3~5年内玉柴产品,特别是发动机,出口比例一定要达到30%。”晏平说,产品的国际化是玉柴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要靠营销手段、管理国际化、资本运作国际化、人才建设国际化来支撑。
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还让晏平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一定要围绕核心技术来开展。他坦言:“玉柴的产品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发动机,另一个是工程机械。我们要围绕核心业务打造健康的产业链,凡是不拥有核心技术的业务都必须进行改制、分离。”
刚刚成立的玉柴工程研究院也是玉柴向外界传递的一个信号,它将成为玉柴自主创新、致力发展民族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平台。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问晏平:“管理玉柴这样的大型企业是您职业规划的终极目标吗?”晏平回答:“玉柴这个平台值得我把后半生全部交给它。”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没有了激情,我一定会交出帅印。”
从上任之初迅速融入玉柴,到热爱玉柴,直至忠诚玉柴,晏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一个激情管理者的成功轨迹。如今,这位自称看过10遍《亮剑》的激情董事长,又要带领他的团队开始新的战斗。
晏平关于人才的精彩之语
———企业面临的挑战是永恒的,最大的挑战来自自身。一个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决不能输,只要人才不流失,我就对企业充满信心。
———我当董事长,想在我手下挖人,别想。即使挖走的也不是什么人才。
———企业的兴衰不应该和领导人个人的命运连在一起。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宝塔型的。研发队伍是基础,中间力量是管理团队,而企业领袖的作用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引领企业的未来。
对晏平的采访是一次愉快的交流。说是交流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听他在讲。
采访晏平给记者最深的感受是他深深的军人情结。晏平出生在军人家庭,他告诉记者这一生最遗憾的是没能做一名军人,如果有下辈子一定要去考军校,而且一定要当将军。他说我如果带一个团的话,肯定是一个最能战斗的团。
面对一个初次见面的记者,晏平无论是谈自己的职业经历,还是谈管理企业的心得,一概滔滔不绝,直抒胸臆。对于记者的问题,几乎是有问必答,而且语言绝对“有个性”。晏平似乎不太喜欢讲什么理论,或许正是如此,他说出来的话才特别生动、富有感染力。虽没当过兵,但是晏平似乎天生带着一股总想去拼杀的军人般的激情。
采访中,这股激情一直感染着记者。我能理解像晏平这样经历过上山下乡,又参加过1977年高考的那一代人,在他们身上有着浓厚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怀。我想,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其实激情就是一种斗志。晏平一直强调做企业不能缺少激情,记者因此想知道,他的激情能保持多久?对此晏平说,他也在思考靠什么永远拥有这份激情?他说他58岁就会退下来,交出决策权,这是出于对企业前途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