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潍柴动力“海归”后协同效应凸显

//www.lmjx.net 2007-8-30 9:44:21 中国路面机械网 
       昨日,潍柴动力(000338)在香港、上海、北京三地同步召开了上半年业绩报告会。利用视频通讯,潍柴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携同新的管理团队与全球投资者见面,并就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协同效应显现
  合并吸收湘火炬后,潍柴动力成为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公司的业绩大幅攀升。按照国内会计准则,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22.78%。这是潍柴动力自香港市场上市以来取得的最好的半年业绩,显示了潍柴动力“A+H”强强联手的强劲效果。
  完成了对湘火炬的吸收合并,潍柴动力建成了中国国内最具增长潜力和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链。谭旭光表示,在整合产业链的过程中,潍柴按照突出“动力总成”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发展思路,以提升产业价值链竞争力为方向,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性的联盟构建,努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打造持续健康的经营平台。今年上半年的优秀业绩,证明了潍柴动力“链合创新”的核心战略取得了成效,今后将继续为公司的成长带来贡献。
  潍柴动力的快速发展,除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之外,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同心协力、行动一致产生的强大内力。在会上,公司执行总裁张玉浦、李大开分别表示,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按照公司制定的“战略统一、资源共享、独立运营” 三大原则,为公司各业务模块发挥个体优势和协同效应、实现全局与局部的同进共赢,确定了方向和指针,也为各子公司谋求快速发展增添了动力。
  增强抗风险能力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排污限值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欧洲3排放。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柴油质量明显滞后于汽车排放的发展,将极大阻碍国产先进柴油机的推广工作。对此,谭旭光表示,公司已经从产品、市场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
  谭旭光说,面对整个行业可能的变化,公司已经做了三年的准备工作。2005年重型汽车工业出现的滑坡已经给公司敲了一记警钟,管理层意识到公司的产品集中度太高。此后的三年时间,潍柴动力实施了全面性的结构调整,在重型汽车领域致力于推出大功率产品,同时加大工程机械、大型客车、对外出口的结构调整,建立起蜘蛛网式的立体交叉风险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如果出现市场拐点,公司也已经做好充分坚实的产品、市场基础。”谭旭光肯定地说。
  目前,潍柴动力已成功推出国内唯一成熟的“12升大排量WD12发动机”,引领重卡动力从10升切换到12升,推动中国重卡升级换代。WD12发动机比WD615发动机的价格高,毛利率高出约4个百分点,产品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实行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引导下,潍柴动力还积极开发客车、船舶、发电等配套市场。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潍柴动力已完成了在18个国家市场服务网络的完善,从而使公司的产品得以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外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产品出口由去年同期的3184台增长到7098台,增长幅度达123%,这种产能带来的效益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将会有效降低国内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讨论区
查看
现在有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最新资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