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动了父辈“奶酪”的改革者
在数以万计的泉州企业中,柯金鐤是少数的几个科班出身的掌舵者之一,但这个“根红苗正”的工商管理学本科毕业生,却绝对不是一个“安分”者。作为一个二代企业家,在他掌舵晋工的7年里,频频充当着一个改革者的角色,而这种改革,首先动到的就是父辈的“奶酪”。
2000年,在经历了装配工、生产车间管理员、采购员、销售经理、总经理助理等多个职务之后,柯金鐤正式出任晋工总经理一职。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导入VI的企业型象理念,抓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意味着需要大量投钱做广告,这时,企业里一些已习惯过安稳日子的老股东们私下有了怨言,在他们看来,企业经营得好好的,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去搞什么品牌建设。
但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在品牌建设之前,晋工主要做加工,操作起来简单,所以管理层也就两三人。但随着柯金鐤提出的品牌战略,企业开始进入转轨期,随着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原有的管理架构弊端日益显现,这也引出了柯金鐤的第二把火。
相比于开始品牌建设的第一把火,柯金鐤的第二把火要猛烈得多,在这把火里,柯金鐤对企业管理架构和薪酬体制均进行了大幅调整,同时,重新规划并布控销售网点,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网络。而正是这把火,烧到了老员工“利益”。
这些老员工,多是跟着柯金鐤的父亲柯子江一起创业,为晋工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而在柯金鐤的第二把火过后,他们的岗位、薪酬都与从前大不一样了,不适应者有之,怨言者有之,柯金鐤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老员工的不同声音前,执意改革的柯金鐤在耐心地与他们沟通,陈明利弊的同时,坚决推进着改革步伐,而市场的反映也最终让老员工们的怨言慢慢“烟消云散”。
以晋工7年来的表现来看,柯金鐤的接班无疑是成功的。而今,在总结二代企业家成功接班的关键时,柯金鐤把接班者个人的成长排在了第一位。在他看来,相比老一辈企业家,二代企业家整体文化水平会更高,视野也会更开阔一些,但在市场的感知能力和经验上有很多不足。而且在接班初期,企业里的“老人”往往以一种较为挑剔的眼光看待接班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办法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将会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