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我国压实机械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不足

//www.lmjx.net 2008-7-8 9:13:22 中国路面机械网 

    三、国产压实机械价格水平

    任何市场,价格永远是决定因素之一,而且越是不成熟的市场,价格的影响力越大。我国工程机械就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市场,主要体现在生产厂家高度分散、产品技术严重同质化且提升积极性不高、消费群体多样化、市场操作欠规范、品牌意识还不强烈、政策监督调控乏力等。因此,价格大战始终是我们心中挥不去的阴影。尤其是最近几年,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度攀升,而主机价格反而一降再降,所有相关的企业都对此事全神贯注,直到现在这根弦也没有半点放松。

    价格战短期看好像用户得利,但从长远看,受害的不仅是生产厂家,也包括用户,第一是降价的结果换来的是售后服务工作量的增加与不及时,导致用户抱怨的增多;第二是不规范竞争的结果使得民族工业元气大伤,国外设备长驱直入,几乎垄断高端市场,当民族工业无力参与竞争或不占主导地位时,国外设备自然会形成“价格联盟”来控制我国市场,到那时价格将不是当初想象和愿望的那样由我们用户自己决定,居高不下的价格和选择余地的缩小就是一枚苦果。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支持民族工业发展,是国人所思所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里有两付“药”,既适用于主机制造企业,也对症于配套件制造厂家,感兴趣者不妨一试,正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

   “西药”—可以治疗技术差距之病,味甘,服用简单,疗效快,毒副作用大。它就是:技术引进、“拷贝”、高薪聘请专家……

    “中药”—可治疗产品可靠性差距之顽疾,味苦,服用麻烦,疗效慢,毒副作用小。它就是:以主机厂为中心,配套件厂、主机用户三方建立“战略联盟”,转变企业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整体工业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

    1)热衷于大吨位曾传言18t以下振动压路机不准上高速公路,不知是工程监理的要求,还是施工者的想当然。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是工程进度的严格要求与对质量的相对忽视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工程招标越来越多,“献礼工程”频繁,从而导致工程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前几年修建的几条高速公路,尽管并没有承受大型重载车辆的碾压,但已经是补丁连补丁;有的高速公路通车才1年多的时间,车流量很少,一场雨过后车辙显露无遗。这也是我国道路养护机械比预料提前得到发展的原因,但问题是省略了经济效果好的预防性养护过程,直接进入维修性养护阶段,道路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其二是需求快速增长与施工工艺研究滞后的矛盾,具体表现为道路等级越高,要求使用的压路机吨位越大,希望铺层厚一些,压实遍数少一点,最好是一两遍成活。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同类问题:在国外作为主力机型的10、12、14吨级振动压路机,在我国已基本“淘汰”,不仅老外们开始时看不懂,连我们自己也始料不及;照此发展下去,22、25吨级机械驱动的振动压路机也会大有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等吨位的振动压路机市场必将逐渐“回暖”,并恢复其应有的“青春”。

    2)压路机好孬不分这里所说的好与孬不是指品牌,而是指产品性能。如上条所述,无论是工程监理,还是用户,都只认吨位不认产品的具体性能;而且有趣的是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影响了谁,或者是互相影响。这可能是一个纯技术问题,振动轮的分配质量是衡量一台振动压路机压实质量与效率的主要参数之一。但无可奈何的是,国家标准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区分,振动压路机的主参数只是工作质量(即整机总质量),而且唯一体现在产品型号中,这就给了很多人以“可乘之机”。有一种说法倒值得暂时推广:将振动轮的分配质量与最大激振力相加,称之为多少吨级的压路机,而且静作用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之间也可以类似对比,尽管不规范,但很实际,可比性强,也容易理解,起码比只认总工作质量强百倍。

    3)过分追求“物美价廉”市场对“物美价廉”的不懈追求,直接导致静碾压路机、机械驱动式振动压路机经久不衰,甚至曾经供不应求。其实“物美”与“价廉”只是相对而言的,既“物美”又“价廉”是矛盾的。结果则造成了我国压实机械市场繁荣背后的效益低下,企业没有财力和人力进行技术创新,而且相对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主机企业被迫在低水平下竞争,无意中或无可奈何中将高技术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让位于进口产品或合资企业,即所谓“人家吃肉喝汤、我们专啃骨头”,最终不利于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4)用户群体多元化带来新烦恼购买群体由以国有企业为主逐渐向集体、个体转移,社会财富的快速贫富分化,以及人们对“一夜发财梦”的渴求,使得高、中、低档设备都有一定的用户群。这对我国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却不利于我国工程机械整体使用水平的提高,因此也就不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