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遭拒商务部列三大理由
据商务部通报,商务部于去年11月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立案后,依据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及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审查。
商务部经审查认定,这项收购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
一、收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收购行为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
二、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
三、收购行为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收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商务部与可口可乐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条件进行了商谈,要求申报方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可口可乐公司应商务部要求提交的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减少此项收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的决定。
商务部反垄断局负责人表示,反垄断审查的目的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以前安全审查,现在垄断审查并购审查与以前不同了
据悉,自2008年8月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商务部共收到40起包括合并、收购在内的经营者集中申报,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是其中第一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记者从省商务厅产业损害调查处获悉,目前省内还没有收到经营者集中方面的相关申报,省商务厅也正在着手了解省内相关方面的信息。
省商务厅产业损害调查处处长楼良金介绍,《反垄断法》一共规定了3类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集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根据此前国务院各部委的“三定”方案,有3个机构分掌反垄断执法大权: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发改委负责与价格垄断有关的反垄断执法,而国家工商总局则负责价格垄断以外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执法。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向外界公布了五项有关《反垄断法》的规章草案稿。这五项草案皆由商务部起草,分别是《经营者集中申报暂行办法》、《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办法》、《关于对未依法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对未达申报标准涉嫌垄断的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对未达申报标准涉嫌垄断的经营者集中证据收集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是2009年3月25日。
“事实上,外资并购的安全审查早已有之,为国内外财经界广泛关注的凯雷徐工并购案历时3年之久,一波三折最终未能在商务部获批就是一例。反垄断法实施以后,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判定标准会更加细化,责任部门更加明确。与以前的安全审查相比,是角度不同了。”楼良金介绍。
据悉,汇源在我省湘西建有一个加工厂,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未获批准一事,相关专家认为,这对我省经济没有影响,对汇源企业来说,可能将来的经营目标会有些调整,应该说 (未获批准一事)影响主要是对公众利益方面的。
□市场反应
汇源大跌两成紧急停牌
商务部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汇源果汁当日在香港联交所开盘跌22.3%,报8港元。但很快,10点13分汇源果汁盘中暂停交易,停牌前,汇源果汁大跌19.4%,报8.3港元。
□双方回应
汇源集团:尊重商务部决定,目前汇源集团生产经营正常,将继续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
可口可乐:不会继续收购汇源集团。“我们很遗憾该项交易未能如计划进行,但我们尊重商务部的决定。”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说。
□专家观点
商务部否决收购影响偏正面
商务部这一决议长期看偏正面和积极。食品饮料行业应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该行业不应有过高的垄断性和集中度,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正是朝着这一方向迈进。从中短期看,商务部此举将压缩国内企业与外资的合作空间,尤其是财务上存在潜在危机的企业,外资不能入股将制约其资金面。但这些都不重要,长期对民族企业有利。■上海证券郭昌盛
收购被否对汇源影响偏负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之所以分歧很大,是因为从对我国产业保护的角度考虑,对品牌的考虑。国家会考虑到以前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大宝等品牌,收购后就被取代了。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如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应该对国内产业进行一些保护,对进入者设置一些障碍,否则跟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没法比。
此次收购被否对汇源的影响偏负面,汇源失去一个强有力的股东,股价有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