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占地260亩,担负着831孔900吨箱梁的预制任务。梁场位于国家级著名风景区临潼,这里寸土寸金,一次性征地数百亩,阻力很大;且梁场属湿陷性黄土地质,地下水位高,土质含水量达25%,地基处理难度大,施工遇到重重困难。最初,梁场桩基设计为CFG桩(水泥碎石搅拌桩)和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这两种方案对地层的破坏性很大,不利于环保,复耕后难以达到耕种要求,且施工成本较高。业主十分关注梁场的建设,为满足“六位一体“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集团公司大西铁路指挥部邀请地质、农田土壤专家和熟悉客专梁场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现场研究论证,为满足环保和耕地复耕要求,决定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经过方案对比,预应力管桩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降低成本400多万元,比CFG桩降低成本200多万元。
施工方案确定后,制梁场派出技术人员到郑西、西宝等客专制梁场考察取经。同时,请集团公司福厦铁路客专晋江制梁场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施工。
梁场提前完工预应力管桩3450根,累计5.7万米,建成施工台座13个,存梁台座84个,建成每小时生产300立方米的大型全自动拌合站,硬化路面2.7公里,9000平方米全封闭沙石料场,可储存沙石料3万立方米。料场埋设地暖管道,以利冬季施工。
梁场采用信息化视频监控,鼠标一点,整个拌合站、制梁区材料进出情况,关键工序施工情况尽收眼底。大西客专设计为无碴轨道,梁体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线型控制,外观质量要求很高。
德国德铁国际监理公司大西客专渭南监理组组长泽勒、监理弗兰岑先后两次到临潼制梁场检查工作,当他们看到快速推进的梁场施工和标准化管理时,一边为施工人员鼓劲,一边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了不起,OK,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