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田也来了。
8月10日,世界500强日本久保田公司与无锡签订协议,计划投资4500万美元在华建立小型
挖掘机生产基地,形成1.4万台的年生产能力并将于2012年正式投产。这是继该公司在日本、德国之后在全球的第三个小型挖掘机生产基地。
还有赫斯默。
作为专用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全球知名供应商,德国赫斯默(Hesmor)带着其引以为傲的行走机械油门执行器强势登陆中国
市场。
6月21日,赫斯默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了“赫斯默高效的产品定制化服务,让更多的中国行走机械提高智能控制水平宿求成为现实”的产品发布会。当时与会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徐工、中联、三一、柳工、
山推、
方圆集团、
宇通重工、山河智能、北京南车时代以及湖北华舟重工等工程机械、机车等行业领域的重点企业管
技术的“一把手”均悉数出席了该发布会。因为,这是我国工程机械的“软肋”。
中国的“世界梦”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世界工程机械巨头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击中国
市场呢?
不仅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中国梦”,而且还有一个“世界梦”。经过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最大动力。而跨国巨头将相关产业转移到这些地区,则有利于分担其在本国资产的风险,他们尝到了不少甜头。同时,以工程机械产业为例,核心零部件、环保等
技术制高点均掌控在跨国巨头手中,他们有信心、有底气以此赢得
市场。
而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也有一个“世界梦”。近几年,随着三一、中联、柳工、徐工等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中国的工程机械也越来越多地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或是海外建厂、或是兼并收购,这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历史性的。
与此同时,我国的工程机械产业经过数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超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十分重要、规模庞大的产业。在全国机械工业各行业中,仅次于汽车、电工电器、通用机械三个行业,名列第四位。其中,在2005~2007年的几年间,该行业几乎都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长速度。
200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为2773亿元(其中出口约13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9%;2009年,
销售额约增长12%,达到历史性的3100亿元,占全球
市场的31%。
就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我国相继有4家顶尖的工程机械企业发布了
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规划目标。这包括2008年的三一、中联,2009年的徐工以及之后的柳工,如果把范围稍作扩大,则还有山东重工。他们先后预定实现千亿元目标的时间在2012年到2020年。
然而,问题也正在于此。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总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而全球
市场总量不足2000亿美元,面对跨国巨头的蜂拥而至,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空间可以去拓展?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全球化竞争的时代,成败的关键是我们的企业能否借助跨国公司的“中国梦”,突破
技术瓶颈,最终完成中国企业的“世界梦”,这里有“危”亦有“机”。
相关链接: 卡特彼勒预计2012年营收或增至600亿
8月19日,美国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新任首席执行官(CEO)奥伯赫尔曼证实,若经济能持续复苏,该公司营业收入将在2012年首次增至550亿~600亿美元。该目标与卡特彼勒一年前向
市场公布的一致。
此目标是在奥伯赫尔曼与证券分析师首次正式会议开始时公布的,他刚刚接任吉姆欧文斯的职务,后者担任CEO长达六年,于今年6月退休。
卡特彼勒高管称,相信美国重回衰退的风险不大。
“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奥伯赫尔曼说道,“我们预计本行业未来还将高速增长。”
上一页 [1] [2]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