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越冬机械师讲述南极越冬生活》
孤立无援的“白色沙漠”,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强达30多米每秒的大风,长达50多天见不到太阳的极夜,空间天气信号中断……在南极度过540天的冰雪生活后,昨日16时,厦工第26次南极越冬科考人员陈远嵘凯旋归厦,他不仅是厦门市、也是福建省首个南极越冬机械师。在厦门机场,陈远嵘接受记者独家专访,讲述科考队员们在南极中山站越冬期间,工作、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许多极地趣闻。
最寒冷
气温最低零下30多度
陈远嵘身上还穿着南极科考的队服,个头高高瘦瘦的他,脸上十分黝黑。他告诉记者,南极环境恶劣,在去之前,他们还专程参加了野外试验。
“越冬期间,刮了99天的大风,大雪共下了140天。”陈远嵘说,中山站最冷的时候气温达到-37.5℃,室内温度一般为15-20度,“温度相差50多度,对皮肤的损伤特别大”。
陈远嵘说,刮风时,最大风速34.3米/秒,出门要戴风镜,人在户外站都站不稳。由于紫外线很强,他们出门前还要全副武装,抹上润肤霜、唇膏、防晒霜。
大风雪让中山站站区形成了多处雪坝,给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从宿舍去食堂,一个两米多高的雪坝挡住了去路,吃饭前要先爬雪坝”。
最难熬
58个昼夜不见太阳
在中山站,陈远嵘经历了长达58天的南极极夜,“都是夜晚,见不到太阳”。加上风又特别大,越冬队员们最担心的就是火灾,还有就是门被大风吹开,雪灌进室内。
这个时候出门相当危险,什么都看不见,很容易迷路。“曾经有一个来自日本的越冬队员,出门喂狗,迷路走不回来,尸体一年后才被发现。这次,我们有一个队员,陷在雪坑里,短短的两百米路,一直爬,爬了一个多小时才爬出来。”
最艰辛
修理一条履带要花五天
陈远嵘1993年进入厦工,目前,厦工在长城站有3台设备,中山站有3台设备,雪龙船上还有2台,他在中山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以及协助科考人员野外考察等。
设备在南极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经常是人休息了设备还在运转,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天气很冷,维修时带手套不好操作,等修好后手差不多快冻僵了”。
有一次,陈远嵘维修一辆雪地车,只是一条很轻的履带坏了,由于吊车不能使用,他得钻进车子下面更换修理,“我用了5天,才把雪地车修理好,正常的话只要半天就可以完成。”
让陈远嵘自豪的是,一台1990年带去南极的厦工装载机,10年了仍然是科考队员的好帮手,“这说明我们厦工的产品过得硬。”
最意外
水里有企鹅粪便不能喝
“南极冰雪茫茫,你肯定不会想到,在南极还会喝水难。”陈远嵘说,由于站点离海边近,水有点咸,最哭笑不得的是,水里还常常有企鹅粪便,不能喝。
为此,科考队员们不得不带上机械,前往4公里远的山上取水,“一次取七八百公斤水,用25升的桶装满,然后把水从山上运下来”。
中山站一年补给一次,其实,“雪龙”号送到南极的蔬菜、水果数量不少,但因为保存条件不够,一些水分足的蔬菜、水果早早地就会坏掉。
苹果保存时间最长,但时间久了水分也全流失了。陈远嵘说,到了越冬后期,水果、蔬菜就成了奢侈品,“为了防止出现骨质疏松等情况,我们一天吃2片维生素和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