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的最远端挺进
市场有多大,沈阳地铁装备企业的足迹就有多远。
前不久顺利运抵北京的那台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是北方重工沈重集团自2003年涉足盾构机行业以来,制造完成的第8台盾构机。几年来,在国内许多投标项目中,北方重工作为国内唯一的投标主体,多次击败国外竞争对手,先后中标了24台大型隧道掘进机制造合同。截至目前,沈重已经累计签下24台、总金额超过20亿元的盾构机订单,其中9台盾构机已经顺利完成制造。
据了解,涉入隧道掘进机制造领域,是北方重工适应“重大装备、高端成套”的发展定位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几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已掌握了包括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和硬岩掘进机等全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技术,具备了制造直径3米到16米盾构机的生产能力。沈重的盾构机产品已经、或即将应用于沈阳地铁、北京地铁直径线、广深港客运专线、长江武汉过江隧道和青海引水工程等重要工程中。纷至沓来的采购订单,标志着沈重已成为可以代表中国制造最高技术水平、制造品种最全、产品销售范围最广的盾构机制造商之一。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北方重工集团与德国维尔特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法国NFM公司签订了并购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北方重工将持有法国NFM公司70%的股份。据介绍,法国NFM是世界最先进的盾构机制造商之一,该公司盾构机有四项指标达世界领先水平———直径最大、单洞最长、月进尺最快、设备耐压最高;其软土盾构机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北方重工并购并控股国际知名盾构机制造企业,换来的是核心技术的迅速提高和世界级的市场竞争能力。此举标志着北方重工已经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世界级盾构机生产制造企业,将进一步加快其盾构机的生产研发和国产化步伐。截至目前,北方重工盾构机的液压、电控、供应系统及本体、刀盘等部分实现了国产化,国产化率近40%。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北方重工盾构机国产化率将达60%至70%。
不久前,沈重双喜临门:沈重集团的“全断面掘进机综合实验台”项目被列入2007年国家“863”计划,与此同时,北方重工盾构机又被纳入2007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来自国家的肯定与支持,使沈重的地铁装备产品获得了向更深、更广阔的市场掘进的动力。
墙内赏花,墙外飘香
在实施地铁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本地装备企业进入地铁装备新领域,推动地铁工程与地铁装备产业共同发展,沈阳凭借此举获得了双赢:既能墙内赏花,使本地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本地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又可墙外飘香,帮助企业在竞争力提升之后向国内外更广阔的市场进发。
“正是看到了当时沈阳市委、市政府发展地铁装备制造业的决心,才更加坚定了我们培育新产品、占领新市场的信心。”据博林特电梯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王立民介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心,博林特在一开始就舍得投入,为产品日后进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博林特为沈阳地铁项目研制的自动扶梯样机,属于室外、重载、公交型自动扶梯。在各类自动扶梯中,这种产品旅客运送量高、工作环境恶劣、技术与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开发出合格的产品,博林特成立了专门团队,引入了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检测手段,并通过合理的工艺手段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8.5米的提升高度,创了本土企业同类产品的提升高度新纪录。”王立民自豪地说。据介绍,博林特的自动扶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刚刚通过了标准极为严格的欧盟CE认证,取得了通往高端市场的通行证。面对已“近在咫尺”的欧洲市场,王立民说:“我们当初在市政府的鼓励下付出的努力,已经开始获得回报了。”
王立民所说的鼓励,指的是沈阳市政府在地铁项目启动之初制定并发布的《沈阳市地铁装备产业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沈阳市以地铁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地铁机电设备和工程机械成套设备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充分发挥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和合资合作,攻克一批地铁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通过地铁工程的拉动,沈阳市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实现了“以工程兴产业”的目标,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地铁机电设备和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生产制造体系。如今,地铁装备产业正在崛起为沈阳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