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全国布局 再造奇迹
提起“大运”,不少人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一句经典广告语:“风驰[综述 图片]天下 大运摩托”。2010北京车展商用车展区上,这一家人尽皆知的摩托车制造企业高调地宣告进军卡车领域。据悉投产4个月的大运重卡生产已超过1000辆,销售400多辆。在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后,大运重卡将形成年产重卡5万辆、年产值150亿元、年利税10亿元以上的生产规模;3到5年内将完成二期工程,扩大为年产10万辆以上规模,年产值可实现300亿元以上。
“如果大运汽车真能以这个速度稳步发展的话,也许再次复制‘大运摩托’的奇迹将不只是传说。”正是有了摩托车的生产销售经验,让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自信的认为:重卡也能做得一样火热。
远勤山表示:“我们做摩托车时一开始只注重质量,只有质量好的摩托车才能出厂,慢慢地我们的高质量的摩托车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渐渐地规模扩大,网络布局越扩越扩,到如今众人皆知的大运摩托车,而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涉足卡车领域时,也只要遵守这个规律,我相信我们卡车也能做的红红火火。”
以摩托车制造起家的大运,在2004年起开始转型做重卡。这样的背景突然进入卡车市场,令很多人产生了疑问:摩托车卖得好,就一定能卖好重卡吗?
远勤山对记者表示,大运并非只是看中了重卡市场火热而盲目进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2004年就投入20多亿元建立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大运汽车决定进入重卡领域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重卡增长速度比轿车快得多,现在轿车每年增长10%以上就很难了,我认为重卡以后每年会增长20%以上,重卡的市场潜力非常大。二是中国市场非常需要性价比高的产品,而大运汽车有信心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正是大运汽车的优势所在。”
尽管大运汽车准备得很充分,但是现在重卡品牌众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种情况下,一个新进入者是否能够与它们竞争呢?
“虽然大运是新兵,企业还小,但我们决心很大。在投入重卡领域时,我们有资金、有思路、有人才,这是我们的基础。”在远勤山看来,做重卡就好比是建高楼:“大运能否把重卡领域做起来,好比是建高楼,楼要建得高,地基就要打得越深。”
有了资金、思路和人才这样的基础,接着关键的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远勤山表示:“我们现在的产品为19吨~50吨之间,比较符合市场需求。另外,大运汽车结合了欧洲产品的安全性、日本产品的经济性,然后根据中国市场特点定价,性价比就是我们的产品竞争力。”
目前大运的计划是先把产品推向用户、经销商,因此在前期大量投入广告。“只有我们的好产品被用户认可了,形成规模后,我们才能不断扩大网络,拓展产品线,把楼建的越来越高。”
在网络服务上,大运重卡的做法要在全国各地布全网络,并且在一个地区选取一个最优秀的经销商服务商,提供贵宾式的服务。同时依托已形成品牌大运摩托车市场营销网点,迅速开拓和占领国内及国外市场。
“每一个用户都是VIP客户,当车子出现故障后,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一个小时之内都赶到,同时必须迅速的解决故障,如果故障解决的不恰当,不及时,今年也将有一套详细的措施来补偿用户。”远勤山表示:“只有把产品做好,只有把服务做好,不怕没有经销商合作,也不担心用户不购买产品,我们要时时刻刻想到它,我们就能把重卡发展好。”
依托大运摩托原有的全国销售网络,目前,大运汽车已在15个省建立了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