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技术创新,柳工公司创下了一个个行业第一,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企业”行列,市场地位日趋壮大。柳工拥有属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中央研究院,建立了拥有11个主机和零部件研究院(所)、7个共性技术研究所、600多名研发工程师、四个联合研发中心的强大研发平台。“十一五”期间,柳工承担了4项国家863项目,在新业务领域,高起点研发了叉车、起重机及推土机系列产品,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十一五”期间,柳工技术研发获国家专利授权118项,其中有4项发明专利,实现了发明专利零的突破;获国家级奖项3项、自治区级奖项5项。此外,参加了8项国家和机械行业标准起草,4项软件著作提交专利所登记。
5年来,柳工还投入近17亿元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实施了“十一五”技改、万台叉车、北部基地、东部基地、工程机械液压元件等重大项目,增添了柳州阳和工厂、天津工厂、江阴新厂、蚌埠工厂和印度工厂、常州工厂,“柳工制造”的版图实现了重大战略改变。
去年,柳工实现了主营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67%;整机销量达58000台,同比增长45%。作为柳工集团三大核心业务,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战略布局于去年基本完成。其中,装载机作为柳工领军中国多年的传统优势业务,去年销售收入仍保持行业第一;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0%,起重机销量位列行业前三甲;整机出口量突破5000台,同比增长47%,刷新历史纪录,创造了高速发展奇迹。
提高国际竞争力 打造世界先行者
记者:去年10月,以“自贸区与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排头兵,柳工携其全系列产品超强阵容亮相,受到了东盟等众多海内外客商的高度关注。今年1月,柳工成功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更是标志着柳工国际化战略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启了柳工国际并购的新篇章。可以说,近年来,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呈现了中国民族品牌强大的实力和发展前景。
王晓华:“世界柳工,源自中国”。近几年来,柳工紧紧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地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谋求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确立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的愿景,在世界工程机械领域树立中国民族品牌,稳健有力地推进国际化进程,柳工连续6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榜,成为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公司50强之一。
2009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大多数装载机厂家产销下滑,柳工一方面及时调整生产库存、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柳工积极创新营销策略,根据不同地区、重点客户,开展各种促销和服务活动,如“装载机大型客户体验日”“反向覆盖”“金梧桐活动”等,并加强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和渠道建设,给予灵活的激励政策。柳工装载机在逆境中销量仍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在亚洲、非洲、北美、欧洲等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