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企业的老板们已经在机器人和生产线工人之间做出了取舍,机械巨头三一重工就是其中一家。2月5日,三一重工副总经理胡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三一重工从2007年前后就开始使用机器人,“对我们来说,不管是质量控制还是投入产出比,使用机器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距离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工厂还有一段相当漫长的道路。
3~5年收回成本
使用机器人的好处在地处上海的三一挖掘机生产基地体现最为明显。据胡奇透露,目前,主产挖掘机的三一重机使用的机器人比较多,挖机这块批量最大,有100多台,焊接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率在85%左右。除了挖机,算上其他零零散散的使用,整个厂区使用超过200台。
胡奇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台机器人售价在100多万,一年折旧加上维修费用大概20万元,相当于一台机器人代替2个人,“从成本上算没有增加,从质量控制上,机器人犯错是非常非常少的,肯定比人稳定”。
根据他的算法,一台机器人大概可以代替2到3个工人,现在是一个工人可以管6台机器人,6台机器人相当于15个人左右,如果再考虑到员工三班倒的话,代替的人力更多。
“这么多机器人,一般3年到5年就能收回成本。”胡奇说。
此外,在他看来,企业大量使用机器人后,管理要比原来简单。现在整个制造系统生产线上的结构件,十几万平方米的厂房就100多人,人少了后,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管理就简单多了。
“你管好了这100多人,就等于管好了机器人。”胡奇说。
使用机器人带来的种种好处让三一重工有了新想法,除了挖机领域,这家公司在其他领域也有了“重用”机器人的计划。“机器人不光能从事高危、高强度作业,也可以用到普通领域,比如焊接,包括质量控制,可以用机器人的地方,我们都倾向于用机器人。”三一重工一位高管称。
随着机器人热潮的到来,抛开部分企业因为“赶时髦”引进机器人外,国内很多企业寻求机器人替代人力,更多是形势所迫。
以机械装备为例,企业将进入微利时代,这对企业的产值要求很高,不用机器人意味着肯定要被淘汰。“现在很多企业产值几十万到100万,如果企业100万产值能挣20%,相当于你给出一个人的年薪,就没的赚了,产值必须做上去,人做根本不可能,这只能靠机器人。”
但很多企业碰到的问题是,买回机器人并不能使用。
一家常年从事机器人销售的企业中层人士认为,企业买回去机器人后,用得好不好都是需要调整的,使用过程中有一些质量反馈,也都要调整的。
“机器人只是外围,企业更愿意引进的是流水线,即用于生产特定产品的设备集成线。”曾有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先进的生产线集成了机器人,机器人其实无需额外引进,“企业核心问题只是评估是否投资这个生产线,而不是机器人本身”。
三一重工的做法是在机器人真正上岗之前完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即生产线设计。“整个生产线是三一跟厂家一起设计的,每一条生产线的需求要根据工艺设定,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设备,也是跟厂家一起设计,因为每个动作、速度调试,都要跟机器人厂家一起搞。”胡奇告诉本报记者。
谁管理机器人
目前,除了应用机器人,三一重工的母公司三一集团也在进军机器人研发领域。该公司近期公告,三一集团以每股7元的价格共转让4.5亿股股份,接盘者为福建富商陈发树和上海朱雀珠玉橙投资中心,二者分别出资21亿元和10.5亿元。三一集团此款项投向之一便是机器人及智慧工厂研发项目。
不过,即便是涉足机器人比较早的三一重工,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技术工人。
在2014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的发展也迎来新机会。机器人和自动化使得有些工作量减少了,但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日常维护、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处理。
胡奇认为,如果从狭义的智能制造方面来看,生产过程中的智能控制应该做到50%以上了,但广义的智能制造,比如一台加工中心,要有自我的检查和修复功能,这个还没开始,还是靠人工。
但相较于市场的火爆,机器人相关人才并未及时跟进。中国机器人网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现在的状况是,机器人市场在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递增,但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
“机器人的维护人员不好找可以找厂家解决,但机器人的使用,必须有好的技术,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企业自己培养,这个是厂家帮不了的。”胡奇说。
尽管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但服务费用高昂,甚至人工需要按小时计算。这对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机器人始终需要人来操作、维护和保养,只有人与机器进行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也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中国机器人网方面也表示,眼下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工人的招募和管理问题,企业普遍最缺的就是具备先进机器操作、维修能力的技术工人。(本文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三月的湖南,寒冷还未退去,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却让气温又下降了。一天下午,服务工程师周景突然接到客户龙先生的召请电话,龙先生很是着急,说挖机不慎陷入了泥潭中导致漏油且无法启动。简单询问了客户故障后,周景立刻携带工具赶往施工地点。
[详情]“越青春,越三一!”提到三一团委,不少人都会将这句口号脱口而出。在三一这个青年员工众多的公司,团委的身影无处不在。用共青团版《小苹果》歌词来描述三一团委与员工的互动再恰当不过了:“春天和你一起参与公益和志愿,夏天周末帮你一起去寻找爱恋,秋天让你充分释放运动的汗腺。
[详情]5月6月,承载着三一人海洋之梦的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一期工厂正式开业投产。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率港机事业部董事长伏卫忠、总经理彭国成等高管, 与1000余名珠海港机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自此,三一集团在港口装备领域的发展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详情]近日,三一集团组织开展了关于工业4.0的深入学习,让员工理解工业4.0的背景、内涵和策略,推动公司成为智能制造领军企业。 工业4.0是德国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实际上在这场被称为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美国也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国政府大力倡导新型工业化。
[详情]献爱心,从点滴做起 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去年才在新德里设立办事处,但已经开始在印度做起了慈善捐助。这家公司向印度的贫苦儿童每年捐助15万元人民币,外加学习用的纸笔等文具。
[详情]“去年4月以来,湖南省就推进住宅产业化连续下发了4个文件,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从全国来说,现在我们应该也是走在前列的。”4月14日,湖南省住建厅房产监管处处长何小兵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是描述湖南住宅产业化的进展。
[详情]5月4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企业座谈会,对2014年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颁奖,三一西北重工荣获2014年“工业十强企业”和“优秀科技创新企业”称号。
[详情]28分18秒,是微电影《归来》的长度;从2005年购买的三一第一台挖掘机,到2010年的回归,却用了整整五年。这一程路途遥远,这一程甘苦自知,无论低谷、成长、蜕变、发展及至壮大,三一人秉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让客户从失望、拒绝到感动、接纳,到再次购买。客户的成长才有了三一代理商的壮大。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 原创】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事业更快走向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选择一个好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机械修理的学徒工是如何发展到目前拥有多台铣刨机、摊铺机。
[详情]4月16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三一集团当选副会长单位。 建筑产业化分会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成立的专门开展建筑产业化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建筑产业化分会的会员单位囊括了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全产业链的众多领先企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