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三一重能:缺乏技术创新掣肘风电经济性

2015-02-28 09:29:18
字体大小:

“缺乏颠覆性技术创新导致风电场投资成本多年来处于高位,从而影响了风电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2月5日,三一集团副总裁兼三一重能总经理谢志霞对记者表示。

风电技术进步仍显滞后

三一重能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我国的风机制造能力从过去0.6兆瓦提升到现在的6兆瓦,风轮直径从70余米发展到现在的120多米,但在关键技术上并没有实现重大突破,更缺乏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风电发展的时间不长;其二是业内主要制造企业都是轻资产结构的发展模式,系统集成研发能力不足。

风电在中国兴起多年后,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发展时期。风机技术和风场投资成本直接关乎着行业发展能否适应国家对风电补贴政策的调整,关系到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与投资回报率。三一重能相关人士认为,应通过融合直驱与双馈优势的技术创新、加强互联网思维下的智能优化与集成控制、提升更大发电风速范围适应能力和使用更经济高效的液压技术,让风机发电效率与发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降低“度电成本”;同时,通过对传统增速箱的技术升级、通过结构优化和材料替代的轻量化设计、通过整合资源而创新出的新型基础技术与吊装技术,降低风机的整体制造、安装成本。

三一重能对行业诟病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全产业链最大的优势是集成和协同研发能力特别强,其次是质量控制非常严格,同时,全产业链下建立起来的服务体系与零配件供应能力具有轻资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三一重能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如果客户走入三一的产业园,亲眼看到三一的投入与管理,一定会对三一充满信心。”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三一重能的触角远不止如此,甚至还提供包括风场选址、测算、建设、运营投资和设备安装等内容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

据透露,目前三一重能正在湖南宁乡建造风电场,项目规模为50兆瓦,该风场所有的风机均使用三一重能最新研发的低风速2.0兆瓦风机,预计今年夏天就能实现并网。据了解,三一重能的多项最新技术也将在这个风场进行实际应用,包括把风机的两种机型直驱风机双馈风机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技术。三一重能方面希望借此平台来提升客户对其技术的信心。

制造商要适应风电的独特模式

三一重能的前身是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这是由三一集团介入风电领域所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和成套设备制造。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三一重能新增装机容量49.45万千瓦,排名整机制造商的第14位。排名第一位的是金风科技,新增装机容量443.4万千瓦。不过,与其自身对比,三一重能新增装机比2013年翻了一倍以上。

此前的1月,三一重能刚刚中标中华能集团四个标段、近8亿元的风电订单,这是三一重能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单笔订单。而这也被外界解读为“三一重能在风电领域正强势归来”。

受风电行业周期性影响,三一重能在前几年曾陷入低谷。总结这几年三一重能在风电板块的得失,谢志霞深有感触:“风电的经营模式并非像此前三一所擅长的工程机械行业那么简单。工程机械的盈利模式是以设备销售为核心,交易周期以及投资回报周期短平快,但这种模式对于风电来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此外,初期我们对风电的特许招标权模式也不适应。”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风机设备在出售给开发商的时候有质保期的要求,再加上发货款、安装款、240款(即指风机连续运行240个小时后由开发商验收,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付款给制造商)的收款习惯,其资金周转周期要比传统的工程机械长很多,这对于重资产型、全产业链布局的三一重能来说,现金流和财务成本的压力可想而知。

针对行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顶层设计好企业的经营模式,打造一个集投资、咨询、设计、建设、制造和运维为一体的开放高效企业经营平台,整合集团的优势资源全力推动能源装备板块的业务发展,成为了三一的核心战略之一。

挖掘“服务”商机

有风电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曾遇到风机叶片损坏停机三四个月进行维修的事情,如果整机商不具备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风电场利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该人士看来,“整机提供商不仅是制造商,更是服务商。后续的维护服务能力很重要。”

显然,三一重能已看到了服务潜藏的市场,全产业链的经营布局,为其提供了竞争优势,部件自制,可以实现零配件快速供应,避免机组发生故障时,出现一会找A供应商,一会找B供应商的情况发生。在业内看来,服务正是三一的核心优势之一。

三一重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有稳定的收益,三一重能也会考虑投风电场项目。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对海上风电进行技术储备。

对于海上风电,一是对风机的防潮防腐蚀性能要求很高,二是要应对极端风速,对风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也更高。更重要的是,目前海上风电安装和建设成本居高不下。此外,还需要海底电缆输送、远程诊断控制系统等相关配套作为支撑。“我们搭建了海上风机研发中心,正着力于破解这些难题。”谢志霞说。(本文来自互联网)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标签: 三一重工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5/201502/2015022809291838.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三一重工:跳入泥潭的服务工程师周景

三一重工:跳入泥潭的服务工程师周景

三月的湖南,寒冷还未退去,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却让气温又下降了。一天下午,服务工程师周景突然接到客户龙先生的召请电话,龙先生很是着急,说挖机不慎陷入了泥潭中导致漏油且无法启动。简单询问了客户故障后,周景立刻携带工具赶往施工地点。

[详情]

做青年的“小苹果” 三一团委探索团建工作新模式

做青年的“小苹果” 三一团委探索团建工作新模式

“越青春,越三一!”提到三一团委,不少人都会将这句口号脱口而出。在三一这个青年员工众多的公司,团委的身影无处不在。用共青团版《小苹果》歌词来描述三一团委与员工的互动再恰当不过了:“春天和你一起参与公益和志愿,夏天周末帮你一起去寻找爱恋,秋天让你充分释放运动的汗腺。

[详情]

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正式投产 海洋工程装备成三一发展新引擎

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正式投产 海洋工程装备成三一发展新引擎

5月6月,承载着三一人海洋之梦的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一期工厂正式开业投产。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率港机事业部董事长伏卫忠、总经理彭国成等高管, 与1000余名珠海港机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自此,三一集团在港口装备领域的发展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详情]

三一集团欲打造中国首个“工业4.0”示范区

近日,三一集团组织开展了关于工业4.0的深入学习,让员工理解工业4.0的背景、内涵和策略,推动公司成为智能制造领军企业。 工业4.0是德国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实际上在这场被称为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美国也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国政府大力倡导新型工业化。

[详情]

三一印度紧急救援 中国企业赢得印度民众信任

献爱心,从点滴做起 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去年才在新德里设立办事处,但已经开始在印度做起了慈善捐助。这家公司向印度的贫苦儿童每年捐助15万元人民币,外加学习用的纸笔等文具。

[详情]

远大三一抢食千亿蛋糕 住宅产业化湖南疾行

“去年4月以来,湖南省就推进住宅产业化连续下发了4个文件,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从全国来说,现在我们应该也是走在前列的。”4月14日,湖南省住建厅房产监管处处长何小兵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是描述湖南住宅产业化的进展。

[详情]

三一西北重工获两项荣誉大奖

三一西北重工获两项荣誉大奖

5月4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企业座谈会,对2014年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颁奖,三一西北重工荣获2014年“工业十强企业”和“优秀科技创新企业”称号。

[详情]

三一重工:呼唤客户《归来》 中旺微电影受热捧

28分18秒,是微电影《归来》的长度;从2005年购买的三一第一台挖掘机,到2010年的回归,却用了整整五年。这一程路途遥远,这一程甘苦自知,无论低谷、成长、蜕变、发展及至壮大,三一人秉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让客户从失望、拒绝到感动、接纳,到再次购买。客户的成长才有了三一代理商的壮大。

[详情]

三一路机助80后实现创富梦想——访北京闽南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泽树

三一路机助80后实现创富梦想——访北京闽南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泽树

【中国路面机械网 原创】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事业更快走向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选择一个好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机械修理的学徒工是如何发展到目前拥有多台铣刨机、摊铺机。

[详情]

三一集团当选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单位

4月16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三一集团当选副会长单位。 建筑产业化分会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成立的专门开展建筑产业化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建筑产业化分会的会员单位囊括了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全产业链的众多领先企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