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詹纯新:唤起“工匠精神” 强健中国制造业

2015-03-09 14:00:24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中联重科
字体大小: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结合企业发展实践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就必须发扬“工匠精神”。

詹纯新认为,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 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痛点”

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制造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科技竞争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现状更是被业界所诟病。

而从细节上看,中国高精尖制造能力缺失明显,许多产品体系只是解决了有无生产能力的问题,产品功能、质量、可靠性、工艺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一个事实是,攻克制造业质量难题,日本用了十年时间,韩国用了二十年时间,而中国近三十年时间,质量仍是制造业的“痛”。

詹纯新表示,“工匠精神”的缺失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

何谓工匠精神?在詹纯新看来,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和工人对工匠精神认识有缺失,急功近利,缺乏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相对追求数量、速度和效率,产品不够扎实,不够耐用。

詹纯新介绍,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严重影响。

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和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丰田佐吉是丰田创始人,他本人就是一个工匠、一个研究狂人。他研究发明的织布机对现在的纺织行业影响犹在。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是一个“发动机迷”。丰田佐吉的孙子丰田英二是个工作方式的研究狂,他研究如何才能降低库存、降低成本。三代研究狂造就了丰田帝国。

詹纯新认为,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要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制造行业甚至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工匠精神”雕刻产业转型

詹纯新所在的中联重科也为“工匠精神”提供了现实案例。

中联重科是全球领先的集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装备制造企业。

从创建伊始,中联重科便严格追求产品质量,精益求精。2007年,中联重科引入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并通过举办“创建零缺陷文化高层研讨会”和全员零缺陷质量文化培训,使得“零缺陷”质量理念在全公司得到了广泛传播,改变和提升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和质量责任感。

同时,为激发全体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中联重科还颁布了《质量管理奖励方案》,设立了质量改进项目奖、质量卓越奖等,以表彰质量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的集体和在质量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凭借着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联重科先后开发出101米世界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113米全球最高的登高平台消防车、5200吨•米世界最大水平臂塔机……2014年,全球最大平头塔机再次诞生于此。

卓越的质量和优异的表现,也使中联重科先后在要求苛刻的欧美市场和制造强国日本市场站稳脚跟。

中联重科并没有止步于此。

在詹纯新看来,与国外百年品牌企业相比,中联重科仍然相对年轻,企业内精锐的技术老手数量也相对不足,尤其是大批80后、90后技术工人还需要加大技术钻研程度。

詹纯新表示,未来,中联重科将大力倡导和培育“工匠精神”,让“极致”的思维与行动扎根在每个员工的意识深层中。

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要实现李克强总理的殷切期望,不仅是中联重科,还需要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必须以“工匠精神”武装产业变革思想。惟有如此,才能在工业4.0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来自中联重科)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标签: 中联重科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5/201503/2015030914002450.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举办技能比武大赛

为积极响应詹纯新董事长培育员工“工匠精神”的号召,力争将中联重科环卫产品的质量做到极致,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支技能高超、勇于创新的队伍,近日,环境产业公司举办了生产系统的“钳工、焊工技能比武大赛”。

[详情]

中联重科首台新涂装塔机惊艳市场

中联重科首台新涂装塔机惊艳市场

5月上旬,中联重科全新涂装的TC5013-4C塔式起重机在甘肃省武威市建设项目中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中联重科起重机公司首台新涂装塔机在市场上亮相。 中联重科首台新涂装塔机惊艳市 该项目为甘肃省武威市政府2015年重点关注项目,参与施工的建筑公司均为甘肃省的标杆式建筑企业。

[详情]

全国“三夏”麦收开镰 中联重科引领“三夏”麦收整体解决新方向

全国“三夏”麦收开镰 中联重科引领“三夏”麦收整体解决新方向

5月31日,全国“三夏”麦收开镰仪式在安徽定远举行,标志着全国各小麦主产区大规模夏收、夏种、夏管生产活动全面展开。 据悉,今年全国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5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在30万台以上。

[详情]

安徽再现“机”团军征战三夏

安徽再现“机”团军征战三夏

眼下,全国“三夏”麦收已全面开始,记者近日走访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的安徽地区,成片麦子已被金黄的麦穗压弯了腰,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绿色的谷王收割机驰骋在麦地里,这一股股“绿色旋风”正由南向北快速推进。

[详情]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LADURNER 高起点跨入全球环境产业迎来市场全线看好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LADURNER 高起点跨入全球环境产业迎来市场全线看好

6月2日,复盘后的中联重科迎来开盘涨停。投资者的信心来自于昨日一则重大利好——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股权。

[详情]

中联重科新型农机成河南三夏新亮点

中联重科新型农机成河南三夏新亮点

眼下,河南正由南向北陆续进入“三夏时间”。各地在关注提升小麦产量、机收率的同时也开始更加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工作,“绿色三夏”将成为今年的主流。

[详情]

中联重科收购纳都勒公司布局环境与机械

6月1日,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就收购意大利LADURNER公司(下称“纳都勒”)75%股权与其股东达成协议。双方拟共同投资的金额为7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08亿元)。这一收购使得中联重科可获得更多的国际先进环境技术和项目运营经验。

[详情]

中国品牌故事之中联重科:匠心品质 落子全球

5月12日,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6家中国企业落子这个被誉为中白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当天,从园区负责人手中领取入园证书的,就有来自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入园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产后年销售收入达3亿美元。

[详情]

中联重科“三夏”服务“联合舰队”出征

中联重科“三夏”服务“联合舰队”出征

5月23日,在全国“三夏”农业生产大幕全面拉开之际,国内超大规模的“三夏”机收作业服务队再度从中联重科启程,浩浩荡荡奔赴各夏粮主产区,标志着2015年“三夏”机收服务大会战全面打响。

[详情]

中联重科“爱心满中联”十二载发放全员救助金1700万元

近日,2015年“爱心满中联”全员募捐活动已告一段落。 中联重科“爱心满中联”全员募捐活动从2004年至今已经开展12年,共救助5046人,发放救助金1767.3万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