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城轨运营反哺路径: PPP与土地开发有效融合

2018-05-04 14:36:56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采用PPP运作城轨项目在与土地联动开发时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从一开始投融资时就与社会资本实现出资和收益的捆绑,这是传统融资模式下难以企及的。

马德隆李玉涛

近年来,我国PPP模式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从实践情况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尚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地方政府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往往需要提供更为优厚的补贴等条件,这在财务上难具可持续性。如何设计既符合公众利益,又能基本满足社会资本收益要求,同时政府能够承受的可持续盈利模式,这是目前城轨甚至大多数基础设施PPP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票款收入的固化,意味着要促进城轨PPP项目财务的“内循环”,提升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要在土地上“找出路”。在笔者看来,将PPP与土地综合开发捆绑,可在城轨PPP项目一开始就研究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问题,同步研究、同步运作、同步开发,实现房地产开发收益反哺城轨建设运营的良性互动,是目前最具可持续性的城轨项目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国内只有深圳地铁6号线实现了二者的直接捆绑,更多的城市是采用土地一级或一二级联合开发独立补偿模式。

城轨PPP与土地联动开发的制约因素

城轨PPP与土地联动开发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来看,城轨PPP与土地联动开发成功的案例并不多,首要的原因在于这类项目的自身复杂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业务结构多元。此类项目中既有城轨合作业务,又有土地合作业务。土地开发中既有一级开发业务,又有二级开发业务;二级开发中既有住宅地产业务,又有商业地产业务。二是收入来源复杂。除了票款收入外,项目收入还有土地一级、二级开发、配套商业、财政补贴等收入,来源的复杂性造成未来收入时间和规模的不确定性高,收入评估难度大,特别是土地开发收入难以准确估算。三是参与主体众多。一般的城轨PPP项目公司股东就有三类,分别是政府方、土建方、设备方,建成后还要涉及到与运营方的合作,加之土地开发业务对出资方房地产业务能力的要求很高,与其他开发商的协调和沟通难度更大。

土地取得的自主性与市场机制难以共存。从供地制度看,如地铁站点周边是交通用地,则最多配建30%面积的商业设施,站点有面临容积率限制,小范围开发难以产生效益;如为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则必须以招拍挂形式出让,这意味着出资方需要从公开市场上竞价拿地,成本无法控制。为此,一些城市采用附带条件的招拍挂、有条件的协议出让、土地作价出资等方式供地。不考虑政策合规性风险,在这种供地方式下出资方的自主性受限,地铁公司或社会资本感兴趣的地块是否能征收、征收多大面积、土地性质变更等诸多问题没有自主权或缺乏话语权,特别是很多地铁线路在建成区内建设,造成沿线几乎没有可供出让的土地。

在笔者看来,综合开发收益覆盖能力存疑。土地一级开发的收益相对固定,而二级开发的收益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物业销售收入,另一部分是物业的租赁收入。从PPP项目全周期角度看,物业经营收益能力依靠的是城市产业的发展和要素聚集能力,现金流是长期持续且逐步增长的,难以完全满足城轨早期建设和偿债资金需求。参与各方所更看重的还是一次性的物业销售收入,对动辄25~30年的回收期限存在顾虑。同时,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旧城改造成本过高等因素,土地利用比较粗放,更强调空间的向外延展而不是“纵向利用”,物业可售面积相对较少。

亟待建立清晰的土地融合开发导向机制

基于融合发展的理念,相关部委近年来陆续出台指导性意见,鼓励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联动开发。目前看,实践效果未达到预期,而多数研究者把原因归结为土地制度的掣肘。实际上,在采用有所变通的供地方式下,当前更缺乏的是清晰的土地融合开发导向机制。比如,供地制度是否合规、能否征收理想地块、是否提供资金支持、能否给出项目示范等。特别是,采用PPP运作城轨项目在与土地联动开发时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从一开始投融资时就与社会资本实现出资和收益的捆绑,这是传统融资模式下难以企及的。

当下,很多城市都已认识到要通过土地来平衡城轨项目收益,但要求每个城市或PPP项目都实现与土地的捆绑开发显然并不现实,于是让社会资本通过分享土地出让收入成为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依赖出让非沿线土地所产生的一次性收益,回到了“土地财政”的老路上,形成城轨的“建设—亏损—卖地(补贴)—再亏损”的循环,也助长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城市轨道交通可凝聚长期且稳定的客流,应契合其特性,更重视运营阶段的高强度资源开发,通过引导乘坐城轨的客流习惯于在线路和站点所及的范围内停留和消费,以此反哺城轨运营,平衡长期范围内的运营亏损。因此,这就要求从以往的更重视城轨的规划和建设,转向规划、建设、运营和开发并重,从规划建设时就从融合理念出发,做好土地预留、变性、规划等工作,实施高密度、高强度土地开发,并且通过运营和资源开发的长效合作机制来平衡长期运营收益。

分类推进城轨沿线物业收益,促进城轨融资平台转型

不同功能的城轨线路应有不同的物业收益方式。从功能导向上看,在具备通勤功能的基础上,城轨线路大致可以分为TOD(交通引导开发)导向型和分流导向型两类(同一条线路中,也存在两种功能相互交叉的情况)。

TOD导向型通过更好地拓展城市和聚集人口,承载更多的城市发展职能,具有相对良好的沿线土地储备和升值条件,也适合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还应以地铁为核心推进沿线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分流导向型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建设的以缓解交通拥堵为首要目标的城轨。就我国实际而言,早先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城轨滞后于城市发展,以至于很多城轨线路都是在城区内建设。这类项目沿线征地拆迁难度大、成本高,不具备物业开发的土地和经济条件,但同时对沿线的房地产已产生了巨大的外溢增值作用,这部分收益被沿线业主无偿占有,需要考虑探索土地增值税费回收机制。

香港地铁公司因其广泛实现“城轨+土地开发”模式而整体持续盈利,成为了行业翘楚。很多地方都希望效仿港铁模式,但极少能实现自身财务平衡,而关键原因就在于港铁的成功有其特殊性,内地城市的客流量、票价、土地制度、建设强度、物业租售价格等多方面条件都与香港相差甚远。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前的港铁公司与内地很多城市新成立地铁公司时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这些地铁公司既不具备地铁运营能力,也不具备房地产开发经验,更多的是通过政府信用支持,作为负责地铁项目投融资、建设招标等前期工作的融资平台。对于它们来说,在传统融资模式受限的背景下,都需要探索转型生存的路径。

某种程度上,港铁的自身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借鉴。港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发展”的框架,在政府管控和市场化运作之间求取最佳结合点,使公司完成由“融资平台—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城镇化专业运营商”的转型。类似的发展路径也可以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地铁公司找到,这些城市的地铁公司已有能力不完全依赖政府增信,成为市场化融资的主体。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8/201805/2018050414365671.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桥梁实质开工

广东省交通集团18日通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已于17日签订,意味着该桥梁工程项目进入实质开工阶段。按计划,将于4月底逐步开展临建设施施工,9月1日正式开始工程桩基施工。 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桥,也是继港珠澳大桥之。

[详情]

国内最大蓄热式热氧化项目开建

近日,浙能伊犁新天煤化工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蓄热式热氧化(RTO)技术的煤化工VOCs治理项目,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RTO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小时可处理废气量超70万立方米。VOCs是导致灰霾天气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

[详情]

北京:今年确定88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北京市今年的重点工程项目中,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项目达88个。 据了解,这88个项目包括北京新机场、延崇高速、延庆冬奥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太行山绿化三期等,共涉及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设,冬奥会、冬残奥会设施,交。

[详情]

石家庄地铁2号线蓝天圣木——运河桥站盾构区间左线贯通

人民铁道网讯(通讯员 张旭)4月5日,随着“建设号”盾构机在蓝天圣木站缓缓破土而出,由中铁一局四公司承建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07标蓝天圣木站至运河桥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这也是石家庄地铁2号线首个超过1300米的盾构区间贯通。蓝天圣木站至运河桥站区间以蓝天圣。

[详情]

山航:青岛胶东机场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12月29日上午,山航在青岛举行青岛胶东机场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建设项目包括机务维修区、货运区、航空食品区、辅助生产办公区四大功能区,用地总规模575亩,项目一期投资17亿,远期投资36.5亿,计划工期540天。山航将立足青岛新机场基地,全力支持打造青岛区域枢纽机场,到2025年,预计投放飞机。

[详情]

郑州地铁8号线将通至中牟县计划2020年底通车

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中牟段)有关问题协调会召开,听取了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对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中牟段)勘察施工、配合情况的汇报。 8号线一期工程西起绕城高速公路东侧的崔寨站,东至中牟县。线路全长59.4公里,设站29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8座。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暂定为100公里。。

[详情]

重庆全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据介绍,重庆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投资2685亿元,切实做到“四个聚焦”。一是聚焦“加硬度”,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交通进村入户、保障畅通、助推精准脱贫为重点,着力建设30户以上集中居住的村。

[详情]

湖北850亿元织密交通网 春节后已集中开工249个项目

3月29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通报,2018年,全省将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元。截至2月底,已完成投资98亿元。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表示,前2个月全省交通投资与去年同期相当。分析原因,一是2月份为春节假期,加上节前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较多,对在建工程进度有一定影响;二是年初一般是上年项。

[详情]

地铁12号线安贞桥站开工管线密布还要穿过安贞桥

近日,据了解,位于北三环安贞桥四角的地铁12号线第10标段已启动施工,预计今年8月该标段11个施工地块将全部进场施工。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项目负责人彭明玉介绍,10标段包含“一站一区间”,即安贞桥站、安华桥站至安贞桥站区间,车站全长276米,区间全长757米。“项目有100多个风险源,一级风险源就有。

[详情]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力争年内开工 全程只需45分钟

从去年底开始,杭州要建设一条连接杭州西站、杭州东站和萧山机场的轨道快线的消息,正在不断发酵。 3月2日,笔者获悉,推进机场轨道快线建设被列入杭州市发改委2018年工作重点。 那么,目前机场轨道快线建设推进到了哪一步呢? 杭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在完善方案,但不出意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