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聚焦一带一路 探究工程机械出海之路

2015-06-29 11:55:57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瞬息万变,受国际经济格局影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工程机械作为中国基础行业,首经济低迷影响,已持续低迷四年已久。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持续存在。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如一剂良药,注入萎靡已久的工程机械行业。

在国内以及沿线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工程机械作为必需品,在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需求量最大的机械产品,将成为基础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工程机械行业开始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乘势出海。那么,在工程机械出海之路上,都有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技术创新 拥有核心竞争力

2015年6月18日,柳工(000528,股吧)全球研发中心正式落成暨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广西柳工隆重举行。它的落成不仅增强了柳工的研发实力,同时也将成为柳工研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柳工董事长曾光安表示,柳工在研发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上,没有有任何放缓和犹豫。因为柳工知道,研发中心的建立不仅事关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关系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士气。

柳工的举措,是整个工程机械的缩影。随着科技进步,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机械在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都有着巨大进步,从依靠技术进口、吸收到拥有完全自主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数据显示,中国工程机械在境外主要市场上的份额在持续上升,如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工程机械占比从2012年的10.08%增长到12.02%、亚洲市场从43%增长到47%、非洲市场从12%增长到15%。

研究表明,像中联、三一、徐工柳工等工程机械领军者,在技术研发方面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的企业,有着良好的出口表现。这也从侧面说明,产能过剩是相对的,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产能不会过剩。

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工程机械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了良好机遇。工程机械企业唯有积极维护好海外经销网络,巩固拓展在海外市场的成果,同时加强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才有可能争取搭载上“一带一路”建设的顺风车,从而赢得转机。

出海 政府政策多多支持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目前还缺乏有效、规范的制度约束。有些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相互杀价,比较混乱。有些企业以次充好,影响中国品牌的形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来协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监控和调节,杜绝相互压价、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切实提升整个中国工程装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工程机械行业进一步“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还需要政府从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给予重视。帮忙宣传推广工程机械产品,像宣传高铁一样,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二是金融业要支持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中信保等的作用,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出更多更灵活的融资政策,降低融资风险,方便企业在境外更高效地获得资金和承兑担保支持,使用户融资购买国产的机器更为便捷。

三是在税利债费等方面助力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产能境外转移给予运输、海关、商检、税收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四是大的央企、施工单位和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施工时,尽量使用“中国制造”工程机械产品,要把中国的设备带到国外去,进一步加大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支持力度。

另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有关人士也针对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对“走出去”优秀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训和行业重点国际展会的补贴支持;在重点出口地区由国家或协会牵头,建立工程机械产业园、专业品牌出口联盟等;支持和帮助行业组织加强出口产品标准和认证工作,加快认证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本文来自钢之家)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5/201506/2015062911555709.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编者按: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扩张的方式已难持续,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资源等约束。

[详情]

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众多钢企海外建厂

过去,中国钢厂们喜欢到海外买矿山,现在,考虑到国内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越来越多的中国钢厂开始跑到海外建钢厂。 中国鞍钢计划在印尼修建钢铁厂。消息援引该国工业部局长ImamHaryono的说法称,鞍山钢铁集团将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Morowwali)建立年产能达500万吨的钢厂。

[详情]

解读《中国制造2025》:聚焦农业机械装备领域

农业机械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情]

商务部:56家装备制造企业进入500强 已签13自贸协定

6月16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支陆逊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指出,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疲软、传统优势削弱等不利局面,但外贸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在政策、工业体系和企业上都存在自己的优势。

[详情]

《中国制造2025》解读: 制造强国生命线 质量当为先

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详情]

5月官方PMI为50.2 统计局称制造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5月官方PMI为50.2 统计局称制造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PMI 50.2,预期50.3,前值50.1;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3.2,前值53.4。国家统计局认为,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制造业显现了企稳迹象,政府采取的宽松政策为经济提供了缓冲。

[详情]

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创13个月来新低

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49.1,预期49.3,4月终值为48.9。为13个月来新低。 上月数据显示,内需疲弱致使中国制造业环境进一步恶化,稳增长政策亟需加码。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仅48.9,创一年新低,全面低于预期、初值和前值。

[详情]

汇丰中国4月制造业PMI为48.9 降至一年新低

据道琼斯消息,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简称:汇丰控股)周一公布,汇丰中国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降至48.9,是2014年4月以来的最低值。此前4月23日发布的预览指数为49.2,3月终值为49.6。

[详情]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 将疏散首都经济功能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详情]

机器人时代降临 东莞首座无人工厂开建

近期,广东东莞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始投入建设,这标志着当地“机器换人”战略进入新阶段。记者了解到,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已达到10万人以上,“无人工厂”的开建或将缓解用工荒的现象,同时还将对我国机器人产业产生积极影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