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中联重科詹纯新:立足中国制造2025 推进制造业+互联网

2015-08-31 10:36:47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中联重科
字体大小:

前不久,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邀请了11位国内外专家、企业家举行座谈,就湖南“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听取意见建议。

会上,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就如何把湖南打造成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湖南制造2020,发表了讲话。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

文/詹纯新

1、纠正金融危机前“去工业化”的潮流

按照要求,就立足中国制造2025,推进湖南制造2020,把湖南打造成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谈两点认识和两点建议。

第一个认识: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高地,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柱性的作用。当前,把制造业的回归和重振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金融危机前“去工业化”潮流的纠正,也是对制造业价值的重新发现。

分析美国,曾凭借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完整的制造体系在制造业领域一度遥遥领先。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总和的40%左右。70年代开始,“后工业社会”热潮将美国的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移。到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美国制造业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已经下降到了18.5%。然而,正是因为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支柱作用,美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细化并推进重振制造业的战略,刺激制造业回流本土,对就业和经济复苏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对制造业的认识,我认为它的一个战略高地。

现在讲“互联网+”,我认为制造业实体是制造业+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当这个实体当个产品没有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有效的发挥互联网作用。互联网就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实体产品不放在高速公路上去,高速公路上没车,互联网基础设施就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2、政府应创新财政支持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个认识:湖南制造业升级面临的复杂性决定了政府发力的必要性。经历20多年的政府培育、企业创业,才逐步形成湖南制造的本土优势。在当前经济换档升级的时期,制造业的确或多或少碰到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转型。这些问题有的是企业自身导致,有的是产业发展规律导致,有的是政策因素导致。

因此,除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更需要政府创新财政支持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原有的分散均匀的资源配置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精准发力,主动出击。也需要对财税、金融及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些政策法规进行通盘的梳理,破除束缚。

这个意思就是,现在企业在转型中非常努力,但是有些努力是被政策束缚住了。比如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制造服务业,现在碰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二手设备回来,在税务上就碰到问题,这个设备销出去的时候是分期或者按揭,但是一旦销售客户验收,可能的首付款只有10%或15%,税务就按照整个合同收了增值税,收了以后可能这个合同执行过程当中,客户执行到一半,假设两百万的设备,我们按照两百万交了增值税,结果他是付了一百万,这个设备又回来了,回来以后我的增值税交了,但是我作为二手设备再卖出去的时候,我还要交一次税,一般来讲,制造业跟服务业的设备是进来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税务上的障碍。还有从异地把设备收回来,只能是在当地再进行销售,现在是跨地域流通也碰到问题,这些对企业实际上都是束缚。

所以要创新财政机制,要对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政策进行通盘梳理,实质上就要一种破立结合的战略思维,新问题不断出现,老问题解决遥遥无期的话,新老持续叠加,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在工业4.0进程中掉队。

3、湖南制造面临两大短板

湖南省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培育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装备、大型冶金和矿山设备,还有航空装备,也形成了湖南制造向高端迈进的产业引擎。但是从转型升级的现状来看,湖南制造总体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基础零部件相对薄弱,本地配套率偏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要迈向价值链高端,现在面临着两大短板:一是核心关键零部件基础薄弱,二是产业发展滞后于“互联网+”的趋势。

\

湖南省省委书记会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这样说

4、政府引导,企业院校共同组建关键零部件研发公司

对此,有两个建议:

一是成立国有资本主导的、股份制的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建议政府出资主导,联合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投入组建共性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的股份公司,打造市场化、股份化的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的有效载体。这个股份公司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境外并购企业、全球吸纳人才、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来掌握核心技术。具体来讲就是发动机、变速箱、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上进行投资,这个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实体公司,是一个制造公司,补齐工业基础短板,实现进口替代。将来股份公司还可以进入资本市场,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做精做强做大,变短板为优势。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40%的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要实现自主保障。如果政府通过设立创新联盟,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引导资源集聚,围绕着产业链的短板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了资源链,可以解决共性关键零部件前期投入大,而且单个企业没有能力投资,或者说有能力投资,但是无法获得大的外部市场的难题。

中联重科可以做,但是做下来以后,我做的只能我用,别人不会用,一个大的股份公司,大家都可以用,大家都来参股,实质上也把湖南的企业通过关键零部件,把他们连在一块,最终投资有收益,市场有支撑,质量有保障,企业降成本,产业链上不被卡脖子。

5、像德国学习,成立“湖南制造2020”基金

二是成立“湖南制造2020”基金。从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来看,联邦政府专项来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其目的在于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对研发的投入,开辟新市场,从而奠定德国在关键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夯实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嵌入式系统”德国工业4.0的重要前提,也是重要内容,而且“嵌入式系统”每年获得的市场效益也很大,每年有200亿欧元,2020年将提升到400亿欧元。

建议湖南省政府借鉴德国政府支持工业4.0的做法,成立“湖南制造2020基金”,一方面对“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湖南制造明确的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进行持续不断的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发挥引导和放大作用,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在下面还可以成立子基金,选择关键性的基础性的技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的重要元器件,就像嵌入式系统,进行股权投资,逐步形成与产业导向相衔接的子基金群,支持企业特别是有前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来自湖南里手)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标签: 中联重科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5/201508/2015083110364734.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中联重科下半年着重发展“2+2+4”战略

中联重科8月30日晚间发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1亿元,同比下降2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9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4。

[详情]

中联重科承办“湖南水稻全程机械化使用与维护技能培训”圆满收官

中联重科承办“湖南水稻全程机械化使用与维护技能培训”圆满收官

8月23日,随着最后一期怀化市、湘西州学员结业证书的颁发,“2015年湖南省水稻全程机械化使用与维护技能培训班”在中联重科望城工业园圆满收官。

[详情]

农民点赞中联重科公益收割队

农民点赞中联重科公益收割队

今年的三夏抢收已全部结束,而由中联重科组建的公益收割队,帮助全国各小麦主产区及各地困难农户抢收粮食,得到了农户们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公益送到田间地头 家住开封祥符区韩金寨村的空巢老人韩顺是中联重科公益收割队今年的帮扶对象之一。

[详情]

中联重科六十台垃圾车助力德州“一桶到底”改造升级

中联重科六十台垃圾车助力德州“一桶到底”改造升级

近日,山东省德州环卫部门向中联重科购置了近六十部ZLJ5160ZYS系列压缩式垃圾车,助力德州“一桶到底”垃圾收转运系统的改造升级。 六十台垃圾车中联重科助力德州“一桶到底”改造升级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市区净化水平。

[详情]

中国重汽携救援物资赶赴天津滨海慰问经销商

8月20日,中国重汽销售部天津分公司一行数人携带救援物资赶赴中国重汽天津海港经销服务公司,进行灾后慰问,并协助重建家园。 中国重汽天津海港经销商和服务站,位于天津港跃进路汽配中心堆场3号楼。

[详情]

“一带一路”东盟10国媒体采访团走进中联重科

“一带一路”东盟10国媒体采访团走进中联重科

紧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 中联重科扬帆全球农机市场 8月12日,东盟10国主流媒体暨中央重点外宣媒体采访团共40余位媒体记者来到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进行采访。

[详情]

将服务进行到底——“中联重科-砼行者”微信平台服务号成功升级

经过近两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中联重科—砼行者”官方微信平台终于完成了订阅号向服务号的全面升级,这将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分公司营销系统的工作效率,助推产品销量。

[详情]

新疆服务站的中联“许三多”——记中联重科乌鲁木齐服务站站长田泉

新疆服务站的中联“许三多”——记中联重科乌鲁木齐服务站站长田泉

田泉是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乌鲁木齐服务站的站长,他已经在片区服务了7年。为了维修设备,他经常奔走在茫茫戈壁,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田泉认真敬业,高质高效的服务获得了客户与同事的肯定。

[详情]

中联重科起重机助力世界最大“天眼”

中联重科起重机助力世界最大“天眼”

近日,由我国建造的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世界最大单口径(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开始现场拼装反射面单元面板。FAST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因此被誉为“世界天眼”。

[详情]

天津特大爆炸事故见证中联重科“塔坚强”和“好工匠”

天津特大爆炸事故见证中联重科“塔坚强”和“好工匠”

灾难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然而在每一次抗争中,总会看到生命的顽强,责任的厚重。 屹立在距离爆炸现场300米处的中联重科塔机 天津“8·12”特大爆炸事件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我们被每一个坚强的生命鼓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