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施工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1#竖井副井井筒掘砌至502.9米,顺利突破500米大关。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8公里,是中国第一铁路长隧,也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隧道工程。由于高黎贡山隧道较长,地形受限,该隧道以“长隧短打”为原则组织施工,所设置的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主井深762.59米,副井深764.74米,为中国铁路史上最深竖井。
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岩层松散,隧道穿越地层纵横分布极其混乱,含水层与遇水易软化的岩层交错混杂,同时高黎贡山具有“三高四活跃”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塌方、变形、涌水、突泥、地热突出等风险。
面对所遭遇的深大竖井施工和地质风险,超深竖井施工首次在熔岩地层修建,没有相关参考,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下水丰富、围岩极破碎、岩壁坍塌等问题。中铁隧道局集团大瑞铁路项目建设者们一方面加强现场管理和设施投入,确保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进行科研攻关,突破瓶颈限制。为克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围岩破碎和地下水丰富等难题,经过项目技术骨干长期钻研和国内专家多次“会诊把脉”,探索出“利用≥800目超细水泥进行80米大段高工作面预注浆”工艺和“地面深孔预注浆”工艺等,有效地克服了岩层破碎、地下水丰富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等难题。同时,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竖井采用煤矿成套提升系统进行垂直运输,FJD-6A型伞钻打眼,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碴,整体移动金属模板衬砌等大型专业化机械设备投入施工生产中,形成了机械化作业线。
竖井顺利施工超过500米,已达到国内前期铁路竖井的最大深度,在围岩破碎、富水条件下,达到日平均进尺1.3米的可喜成绩。在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下,竖井施工技术不断提高,风险应对措施逐步完善,机械化配套正式成形,建好高黎贡山隧道的同时,也为国内外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来自国际在线)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8月12日上午,在朝阳凌源的同盛隧道工地上,中铁十二局灌注完成了最后一块轨道板的自密实混凝土。至此,京沈高铁辽宁段无砟轨道板铺设全部完成。京沈高铁作为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收官之作,连通了东北地区与全国高铁网。
[详情]作为河南“米”字形高铁的最后一笔,郑济高铁一直备受各界关注。8月11日,从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获悉,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自去年年底开工以来,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预计2021年建成投用。
[详情]8月12日9时,在京沈高铁辽宁段朝阳凌源的同盛隧道施工工地内,随着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最后一块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京沈高铁辽宁段无砟轨道板铺设全部完成,为下一步全线钢轨铺通奠定了基础。 京沈高铁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先张板式无砟轨道板。
[详情]据广西发改委消息,2017年8月11日上午,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韦仕军在柳州主持召开加快推进柳州至河池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研究柳州至河池铁路建设有关工作。
[详情]郑万铁路是河南省“米”字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自开工伊始就备受各界关注,如今,工程建设进展如何?今天上午,我们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探访了郑万铁路方城段的施工现场。
[详情]8月14日,公司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1#竖井副井井筒掘砌至502.9米,顺利突破500米大关。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8公里,是当前亚洲第一长铁路山岭隧道,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隧道工程。
[详情]近年来,河南省高速铁路建设运营成效显著:郑西高铁(已和宝兰高铁连接)、郑徐高铁、京广高铁、郑太高铁先后开通运营,郑万高铁、郑合高铁、郑济高铁正在加快建设中,河南“米”字形高铁路网正在加快形成。
[详情]记者从河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获悉,郑州至济南高铁郑州至濮阳段目前已全线开工,预计2021年郑济高铁建成通车,届时郑州到济南仅需两个小时。 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新建线路长196.871公里,总投资380.02亿元,共设郑州东、平原新区、新乡东、卫辉南、滑县浚县、内黄、濮阳东等7座车站。
[详情]中国投资合作、全长逾600公里的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铁路9日举行动土仪式。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保证,该计划会在2024年完工,届时可带动彭亨、登嘉楼及吉兰丹这三个东海岸州属的经济发展,也有助减缓马六甲海峡的繁忙情况。
[详情]从杭州到黄山,1个半小时搞定。很多市民都盼望着杭黄铁路早日建成。这不,正在建设中的杭黄高铁又有新进展了——钱报记者了解到,8月10日,杭黄高铁最后一座双线隧道——石牛山隧道正式贯通,这标志着杭黄高铁全线86座山体隧道全部贯通,线上工程全部完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