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米拉山隧道是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高等级公路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2017-08-23 09:21:46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米拉山隧道是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高等级公路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国道318线林拉公路米墨段改造后。

米拉山隧道是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高等级公路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相界处,隧道全长5.72公里,整个项目全长18.18公里。

在隧道入口处,米拉山隧道建设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陈蔚林向我们介绍,拉林高等级公路改造工程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每小时,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通车后,米拉山隧道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

隧道进口海拔4752米、出口海拔4774米,分左右两个洞。“目前,米拉山隧道地质极差,基本上为IV级、V级围岩,再加上隧道内出现大量涌水现象,围岩遇水变成泥,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严重影响了隧道开挖进度。”米拉山隧道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王亮说,米拉山隧道出口在正常围岩条件下,2016年3月至7月平均每月累计进尺95米,目前平均每月进尺55米。

目前米拉山隧道左洞累计进尺4003米,占左洞总长度5727米的70%;隧道右洞累计进尺4080米,占右洞总长度5720米的73%。

穿上水靴、带上安全帽,我们跟着工程师进入施工隧道内部作业面,内部设是轰鸣的施工机械声,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这么多年来,为中国的超级工程写了那么多文章,而今才有机会进入一项超级工程的内部实地采访。

陈蔚林副指挥长介绍,米拉山隧道地处高海拔严寒地区,低气压、低含氧量和低温严寒等因素不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导致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工作效率的大幅降低,“机器的效率只有平原低海拔地区的60%”。

这一点想必很多军迷朋友都知道,直升机等装备都有专门的高原型,其原因就在于此。

隧道的掘进主要通过人工凿岩爆破的形式进行,因为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条件,现在还不适合使用盾构机,但指挥部透露,藏北部分地方已经开始进行试验。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米拉山隧道还在上方挖开了斜井,在共计8个作业面上分成每日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据介绍,隧道内外共有1200名工人进行轮流施工,其中隧道内部的技术工人主要来自内地,从事渣土运输的驾驶员有很多是藏族青年。

出于对数字的敏感,我特地打听了一些工人的收入。总体上,隧道内的技术工种月收入最高能达到一万七八千元,其他也有一万多,而从事运输的驾驶员也能有七八千元的月收入。还好,总之不用“比惨”,也不用去写好人流汗又流泪的故事了。

不过藏族青年为什么不大爱干隧道内部的技术活?这个给我带来了新的疑惑,在接下来几天的行程中,我找到了部分答案。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成山时间尚短,地形较浅,造成了米拉山围岩变动频繁、容水量过大,容易出现软岩变形、断层富水破碎带等问题。隧道开工以来,内部地质变化极大,其中隧道出口从去年7月13日开始出现涌水、软弱变形地质情况,多次出现整体下沉,最大下沉量一度达到了78厘米;隧道进口围岩破碎,出现几次集中突涌水导致大塌方。整个隧道2016年-2017年较大施工险情出现了18次,每次停工处置时间平均在10天以上。

而高寒缺氧的环境对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里的最冷气温达零下28℃,一般工人作业也仅能坚持4-5个小时时间,短的甚至3个小时就要换班。

为此,工人需要“全副武装”,穿雨衣雨裤,保证水进不去。项目部还在工地旁边烧锅炉烧热水,工人太冷了,就带着手套在里面泡一泡取暖。隧道洞口也设立了医疗室,并且不允许工人“边工作边吸氧”,以充分保障工人的健康。

当我们向工人们询问一些有“人情味”故事时,腼腆的建设者们却说着说着就回到了隧道施工的技术参数上,最多提到了回家少的问题,而中铁二局米拉山隧道项目部书记许勇就告诉我们,2015年1月来到施工现场到现在,他的体重由170斤降到了140斤。

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及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包括隧道在内的整个改造工程项目在2015年4月1日开工,原计划交工时间为今年9月30日,而隧道原计划6个月打通,现在已经18个月还未完工,指挥部现在的目标是争取在年底打通。

而这里的有效工作时间也是4月份到9月底,这也是指挥部现在分秒必争的原因之一。

对于号称“基建狂魔”中国来说,重大工程工期滞后在新闻报道中不太常见,但对此我们也充分理解,工程建设不是过家家,也不是搭积木,不能简单推到重来,而是要对群众和施工公认的生命安全负责。

米拉山隧道还是一条“低碳环保之路”,为了保护生态,挖隧道的产生洞渣并不是随意丢弃,而是最大限度用来填筑公路的路基,减少了取料场及弃土场的使用;隧道内抽水排水也是以清水的形式排出。陈蔚林说,在施工时,他们将原高原草皮进行有效保存,用于后基绿化,隧道的供电采用的是太阳能光伏供电。

曾是18军修筑川藏公路牺牲最大路段

出来后,我们继续乘车颠簸上行,前往海拔更高的斜井内部考察。路上可以看到弘扬“两路精神”的标中国特色红色大标语,还有一家“世界海拔最高羊肉汤”店,店主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让车上的我们忍俊不禁,感觉自己都打开了味蕾,连高海拔带来的高反都被驱走了几分。

“两路”就是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绵延4360公里的两条公路在1954年12月同时通车到拉萨,是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条“天路”,从此西藏拥有了往来外界的金色通道,雪域高原与内地紧密相连。

西藏网信办的一位处长告诉我,她曾从书中记载看到,这一段(米拉山口)是当年18军进藏修建川藏公里(当时还叫康藏公路)牺牲最重的地方。不过遗憾的是,我未能从网络查到相关的伤亡数字,也许需要更专业的资料。

18军是奉命进藏的首批队伍。1950年2月,按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10万汉藏筑路大军奔上雪域高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川藏线上海拔4800米以上的雪山有14座,当年18军的3000多官兵牺牲在这条路上,而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就是最后一道关隘,自东向西过了这个垭口,面对拉萨就是一片坦途。

海拔4890米处的斜井洞口噪音比下面的隧道更大,里面条件也更恶劣,施工方和媒体团协调后,只带了我们几个男性记者进入了斜井。

据悉,隧道斜井原设计无水,但从2015年9月27日开始,隧道斜井掌子面出现涌水,涌水主要呈现承压股状水、淋水状涌水,涌水最高峰为38590立方米每天,需要用多达8台发电机抽水,这对斜井及对利用斜井施工主动的正常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斜井涌水量约为20000立方米每天。

因为刚刚听到的川藏线牺牲的典故,我特地询问了施工至今有没有发生过导致人员伤亡的安全生产事故,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我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不过负责人也表示,还是有工人因为高反需要救治。

我们在斜井里前进了一公里多,才来到斜井的作业面,据介绍,这里工人每天前进的距离大约是2米多。

站在斜井的出口,在背后极其嘈杂的噪音中,联想到之前引起争议的电影《冈仁波齐》,以及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中央党校副教授强舸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你感慨磕长头的虔诚灵魂,可想过路谁修的?》文中指出,磕长头的现象,很多是在公路条件大幅改善后出现,是现代化带来了“可实践的信仰自由”。

的确,当米拉山隧道以及拉林高等级公路改造项目建成后,行车不用再走原来的国道路线,尤其是不用翻越高程达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可以节省6.8公里的路程,时间上过隧道也只需要七八分钟,原先翻山越岭需要二十几分钟,而拉萨市与林芝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将缩短近一半。

而改造工程没有占用既有的318线,投入使用后可以对货车和小车进行分流,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现象,对两市及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乃至控制物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这条公路通过能力大幅度改善后有什么战略意义,还是交给我们的印度邻居来猜测吧。

从我的角度说,只希望进藏小清新和磕长头的信众,能把一分虔诚和感谢送给我们的建设者们。

据了解,国道318线川藏公路南线是西藏公路网(1991~2020)规划“三纵、两横、六个通道”公路骨架中的两横之一,而国道318线林拉段公路改造工程是西藏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省级公路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西藏“十二五”公路交通规划中期调整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西藏2013~2017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发的西藏“三纵、两横”图,现在大部分路段已获得升级改造。

离开工地,登车再出发,中学语文课文《夜走灵官峡》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像修建宝成铁路、成渝铁路一样,米拉山隧道的建筑工人也是可爱可敬的开仙(山)工啊,不过比起前辈,他们的软硬件条件毫无疑问都好了太多,这当然是我们社会的进步。

而在这建设米拉山隧道的大军中,也许会有宝情(成)、情(成)渝,以及他们的后人吧。(本文来自中国高速网)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7/201708/2017082309214656.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海启高速公路两个标段路基施工走绿色路

运土车辆在施工便道上穿梭来往,海启高速路基犹如一条游龙俯卧在江海大地上向前延伸,路基边坡上绿油油的草丛随风摇曳。“路基边坡形成后,马上种上草,一点儿灰尘也没有,我们附近百姓还是头一回看到。”17日,记者驱车来到海启高速启东一标段,听到自发前来帮助移栽草苗的当地村民赞不绝口。

[详情]

陕西:310国道华渭项目首个墩柱成功浇筑

8月19日上午,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310国道华渭项目柳叶河中桥首个墩柱成功浇筑完成,拉开了项目墩身施工序幕。 柳叶河中桥共有桩基20根、墩柱12个、盖梁6个、台帽4个,属于跨河施工工程,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详情]

徐盐项目跨徐沙河连续梁522#墩0#段顺利浇筑完成

8月16日,经过全体参建人员连续作战,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徐盐项目跨徐沙河(100+200+100)m连续梁-拱522#主墩0#段2152立方米混凝土成功浇筑,为后续阶段连续梁施工积累了经验。

[详情]

山西:高沁高速今日通车运营 全长69.5公里

8月22日上午,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通车运营。 高沁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二横十二环”中第十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连长晋高速和高陵高速,西接阳翼高速,全长69.5公里。

[详情]

哈牡客专哈尔滨特大桥下部结构主体完工

8月19日,哈牡客专哈尔滨特大桥的最后一个桥墩——2#墩墩身浇筑成型,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哈牡客专哈尔滨特大桥下部结构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客运专线预计2018年通车,开通后,哈尔滨至牡丹江的运行时间将由4小时30分缩短至1小时30分。

[详情]

广西: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10月开建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项目初步设计已经获得批复,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2021年12月建成通车。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通车后,将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工程共同组成连接桂林、柳州、南宁的高速公路第二通道。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计划在今年年底全面实质开工。

[详情]

福建:厦沙高速沙县段完成建设投资14.66亿元

8月21日,在厦沙高速公路沙县段B2标段K174+367路段,多台摊铺机、压路机同步施工,30多名建设者正抓紧对高速公路路面的中层面进行沥青铺设。 厦沙高速公路沙县段B2标段全长45公里,为了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施工方福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科学组织施工,采取交叉施工,人停机不停倒班施工。

[详情]

安徽:宿扬高速年内实现全线贯通

记者从省交通厅获悉,泗洪至许昌高速公路、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将于今年内实现全线贯通。 泗洪至许昌高速公路是安徽省高速公路中重要的横向大通道,目前,省该和河南省境内路段已经建成运营。经过我省和江苏省共同努力,目前江苏省境内路段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内将建成。

[详情]

恩泽托-索约公路右幅全线通车

8月17日,安哥拉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恩泽托-索约高速公路右幅正式通车,安哥拉副总统文森特到场祝贺。 恩泽托-索约公路是安哥拉境内等级最高的公路,也是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全长149公里,位于安哥拉扎伊尔省境内,该公路是连通石油和港口城市索约市和传统经济强市恩泽托市的要道。

[详情]

山西:京乌高速公路山西段路面施工全面展开

8月19日,京乌高速公路山西段完成主线ATB-30柔性基层铺筑施工,全线路面施工全面展开。 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山西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7”京乌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