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乘车路过广州市中山大道珠村路段时,记者的目光总是被道路两旁醒目的
工程机械配件城、配件街、配件中心以及一家挨一家的
配件商铺档口所吸引。为了探究了解我国
工程机械领域这一独特的“景观”,本刊记者于近日走进了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珠村,走进了据称是亚洲最大
工程机械配件集散地的珠村工程机械
配件市场。
开放先行 聚行成市
在中山大道珠村路段的骐丰大厦,记者拜访了广州工程机械
配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毛周南先生。“历史上,广州就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窗口城市;目前,广州、深圳还是我国最大的
二手挖掘机集散中心,这里汇集了全球工程机械知名
品牌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因此,广州工程机械
配件市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集散中心,不仅满足国内需求,同时也逐步辐射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毛周南秘书长向记者介绍道。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作为沿海改革开放先行地区,迎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空前高潮。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工程建设队伍带来了先进高效的工程
施工机械(其中以挖掘机为主的
土方机械居多),从而带动了本地工程机械配件需求与供应。深圳劲力、东莞祥兴和广州埔城等公司便是广东省当时在国内较知名的民营工程机械
配件经销商。
1992~1993年间,以生产
销售“劲力”牌工程机械
配件以及特约经销
小松、
日立、
住友、卡特等多个国际工程机械
品牌配件的深圳劲力集团在
交通更为便利的广州设立了工程机械配件分公司,东莞祥兴也将总部迁至广州成立了广州祥兴工程机械配件公司。这些大型综合性工程机械配件公司当时都在离市区较远的107国道黄埔段(即现在的黄埔大道)办公经营,因此至今被称为广州工程机械
配件行业的“黄埔军校”。
最初,广州的工程机械配件经营主要是以贸易方式进口
配件,为国内拥有进口工程机械设备的企业服务。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工程机械设备民间拥有量的激增,
市场对工程机械配件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和社会化,经营进口配件的公司不仅在增加,而且经营国产配件的公司也大量涌现,工程机械
配件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营销网点越来越广。
大约从1995年开始,先后又有多家从事工程机械
配件经营的商户在107国道更靠近广州市区的东圃镇珠村段(即现在的中山大道中段)
租赁临街商铺开店营业。1997年之后,集聚在珠村中山大道从事工程机械配件经营的商户已有百多家,珠村工程机械配件街陆续为国内工程机械
配件与
维修业界所知晓。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珠村下辖的村民小组开始利用中山大道中段沿线的空坪隙地,陆续自行开发建设起几个规模不等的工程机械配件城、配件街、
配件中心等
市场。
珠村自发形成的工程机械配件街进一步促进了广州工程机械配件行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对规范市场、合法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2007年,在广州市黄埔区政府的引导下,广州协昌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山大道择址开始了规范化、专业性的黄埔国际机械城建设。目前,黄埔环宇国际机械城第一期前期已完成建筑面积 5000余平方米,建成商铺104间,首批引进了证照齐全的工程机械配件经营企业约60家。广州协昌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黄埔机械城市场建设的王祥经理告诉记者,到2011年,占地8万平方米的黄埔环宇国际机械城全部建成后,市场内将聚集600余家工程机械配件和主机经营商户,珠村业己成熟的工程机械
配件市场幅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零星散布成规模
目前,以天河区东圃镇珠村牌楼为中心,在广州市中山大道中段至东段(原107国道珠村段),即天河区珠村至黄埔区塘口村这段约1.5公里的道路两旁,分布着数个工程机械
配件市场,其中既有整齐的砖混建筑商铺,也有简陋破旧的临时棚屋档口。
除在以上
市场集中经营的商户外,记者看到还有300~400家工程机械配件商铺档口在中山大道中段沿线经营,而据珠村工程机械配件业内人士估计,如果再加上中山大道两厢珠村周边的大街小巷、写字楼及民居中挂牌或不挂牌的配件经营商户,至少有800~1000余家工程机械配件经营商户云集在广州天河区东圃镇珠村一带,从事着工程机械
配件批发与零售经营这一行。
经营环境专业 信息物流通畅
数量众多的工程机械配件经销商在珠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行业集群,从而构成了一个规模化与专业化的配件经营环境。据广州工程机械
配件行业协会估计,珠村
市场工程机械配件年
销售额超过50亿元,直接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包括
配件销售、物流运输、
维修服务等相关人员)有近万人。
[1] [2] 下一页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