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中国高铁签下海外第一单:中铁二院与俄铁18日正式签约

2015-06-19 09:04:58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

莫斯科当地时间6月18日下午3点,北京时间晚上8点,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就中标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式签约。
该项目合同金额约24亿人民币,系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四川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重要成就。

半个世纪前,苏联专家来到四川,一度帮助规划颇有传奇色彩的成昆铁路,影响了中国普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半个世纪后,角色悄然转换,曾经的“徒弟”带着成熟的高铁技术回到俄罗斯,为“师傅”设计世界地面第一速度的高速铁路项目。

动态 海外高铁第一单 时速最高达400公里

此次中铁二院和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高铁中莫斯科-喀山段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区域规划、地界测定方案编制和设计文件编制。此前,中国铁建和中国南车(已与中国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组成的联合体曾成功中标设计时速达300公里的墨西哥高铁项目,但项目最终被取消。这意味着,本次中标的俄罗斯高铁项目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

正在莫斯科签约的中铁二院总经理朱颖接受了记者的电话连线,他说:“这个项目对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意义重大,中铁二院仅仅是发挥了其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工程管理优势,是整个高铁产业整体进步给予了我们自信和力量。背后坚强的团队才是制胜的根本,包括中央层面、国家发展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铁路局、国家开发银行等。我们这个团队,对俄罗斯项目提供了从投融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等一整套解决方案,目前看来,这是中国高铁走出去一个比较有效的模式。”

\

背景 全长770公里 当地铁路“黄金走廊”一部分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该段高铁线路西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库尔斯克亚车站,向东经莫斯科、莫斯科州、弗拉基米尔州、下诺夫哥罗德州、楚瓦什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东至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线路长度770公里,是连接俄罗斯几大重点城市铁路“黄金走廊”的重要一段。

根据目前公布的设计参数,该段铁路预计建设工期为4年,运营时速最高将达到40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高铁“第一速度”。未来莫斯科至叶卡捷琳堡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5小时缩短至7小时左右。

俄中两国铁路将“结网” 打造亚欧快速客运通道

线路建成后,西端将与俄罗斯高铁1号线(莫斯科-圣彼得堡)衔接,共同构成莫斯科辐射俄罗斯西部主要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

此外,未来中国和俄罗斯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合作将愈发深入,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俄罗斯联邦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的《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铁路未来还将向东延伸至中国乌鲁木齐、北京,形成俄罗斯莫斯科-中国北京的高速客运通道。

这意味着,高速铁路未来将成为中俄两国及亚欧快速客运交流的主通道。

技术 挑战铁路地面第一速度 设计师:没问题

虽然中国的高铁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40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却是国内任何一条高铁都没有采用的高标准,对于能否成功挑战这样的铁路地面第一速度,中铁二院负责俄罗斯高铁项目的总体设计负责人蒋登伟显得很有自信。

“国内的高铁一般设计时速最高在350公里左右,要想上升到400公里,看似不多50公里的提速其实意味着数量级的差异。”蒋登伟说,尽管如此,但不论是根据目前中国掌握的高铁相关理论和技术,还是之前实际运营的经验,设计400公里时速的高铁都“没问题!”

“我们国内生产的CRH380型动车试验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了486公里/小时,而且中车还专门设计制造了在高寒地区运营的高寒动车组,线路和车体都有保障。”蒋登伟说。
事实上,除了速度上的跃进,俄罗斯高铁在设计上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一般高铁只跑客运,但是俄罗斯这边要求这条线路要设计成客货共线,意思就是既要跑高速的客运列车,同时也要跑速度相对较低的货运列车。”蒋登伟说,这样前所未有的要求给设计者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采用诸多创新设计和技术 引入“互联网+”智能监控系统

为了满足速度的提升和运营模式的不同,目前的设计方案采用了诸多的创新设计和技术。

“双轨的轨间距,无砟轨道的平顺性,路基的沉降控制,桥梁的刚度和结构等等方面都有一些调整和创新。”蒋登伟介绍,设计中还将全面引入绿色环保油耗型的减振降噪系统和“互联网+”轨道状态智能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

而俄罗斯的气温低,冻土情况比较严重,喀山地区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50度,最高气温接近40度,设计时还要考虑到路基冻胀变形等因素,对此,中铁二院的技术团队也专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1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就超过1.6万公里,是世界第一。”蒋登伟说,中国的铁路企业目前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经验,能够应对各种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的高速铁路在施工、维护等方面都有成熟技术,为修建高精度、耐严寒和长寿命的高铁提供了全面保障。

揭秘 “后进生”打败“老朋友” 用细节征服俄罗斯专家

“其实在一开始,我们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竞争是有劣势的,属于后进生。”蒋登伟揭秘,因为种种原因,俄罗斯和德国在铁路合作方面一直比较密切,此次中方中标的项目,其实德国早已提前介入。

“我们得知这个机会后,立刻主动积极地去争取。并用事实说话,从细节着手让俄罗斯的铁路专家们了解到了我们的实力。”蒋登伟说,此前中铁二院的总经理朱颖和设计团队多次造访俄罗斯,和当地专家在学术上进行过数轮交流和交锋。

令蒋登伟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他和俄罗斯一位首屈一指的铁路专家交流时发现,俄方并没有线路最大曲线半径和最小曲线半径的参数限制,在俄罗斯专家的眼中,这条铁路应该“越直越好。”

“这方面我们就很有经验,线路设计如果太直,会对后期的运营和维护造成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太弯又会严重影响乘坐舒适度。我们就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蒋登伟说,对方一开始显得很惊讶,似乎并不认为这是个什么大问题,但经过后续的研究交流,这位俄罗斯专家最终认可了中方的观点。

“徒弟”逆袭“师傅” 改变当地行业标准

事实上,从前苏联到俄罗斯,俄方此前一直是铁路强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起步和发展也离不开前苏联的支持,不少专家在上个世纪赴华参与国内铁路修建。

“当时还有苏联专家在中铁二院这边工作,参与成昆线的设计修建。”蒋登伟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虽然俄方在高铁发展方面相对滞后,如何让俄罗斯政府和相关单位信任中国的高铁技术,其实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我们的每一项提议都有和技术参数都有实践基础作为后盾。”蒋伟登说,光是资料准备都是数以箱计。

“有一件事让我们颇为自豪,因为我们的一些建设性的提议,俄方甚至考虑对他们具有法律效应的《特殊技术条款》的内容进行修改。”蒋登伟说。

专家 向世界秀出中国高铁的“金刚钻”

针对此次中国中标俄罗斯高铁项目,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国华教授认为,这次签约具有标杆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周国华说,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高铁走出国门,这不仅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力的展现。此次中标可以打消此前一些国家对中国高铁技术存有的疑虑,助力国家战略的实施。

“中标的这一段高铁地处俄罗斯北部,属于高寒地带,地质和气候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又是客货共线,最高时速400公里的首条高铁线路,我们四川的企业能成功竞标,证明了我们四川和中国的铁路技术实力!是向世界秀出了我们高铁的金刚钻。”周国华说。

另一方面,周国华说,之前虽然国内已经参与了诸多国外铁路的建设,但大多是停留在具体施工建设方面,这一次标得了设计资格,意味着中国标准,特别是在高铁领域已逐步为世界所认可,这对国家推动“中国标准、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走出国门很有帮助。

俄罗斯高铁大事记:

2013年4月,俄罗斯铁路公司致函中国中铁,希望就双方合作进行全面讨论。中铁二院为通过对俄罗斯铁路公司所提出的交流议题进行分析,了解了俄罗斯铁路公司的合作需求,随即启动了参与俄罗斯高铁设计和建设的准备工作。

2014年6月,中铁二院与俄罗斯国家铁路设计院就共同推进俄罗斯高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在俄罗斯高速铁路的方案研究、技术标准、融资模式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14年10月,在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期间,两国决定合作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

2015年3月,俄罗斯铁路公司宣布将于4月对莫斯科-喀山高铁设计工作进行公开招标

2015年年莫斯科当地时间5月8日下午,俄罗斯联邦运输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北京至莫斯科亚欧高速运输走廊优先项目—莫斯科至喀山高铁合作方式和投融资模式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就上述高铁项目开展全方位合作。

2015年5月12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旗下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

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组成联合体中标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与俄罗斯铁路公司已经正式签约。(本文来自华西都市报)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5/201506/2015061909045877.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吉永泉铁路有望年内开工

17日至19日,新建吉安至泉州铁路(以下简称“吉永泉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泉州市召开。这是项目自去年上半年启动前期工作以来的重大节点——如果评审通过,标志着该项目科学可行,也意味着吉永泉铁路即将进入实质性的工程进展阶段。

[详情]

发改委:未来3年新开工轨道交通将达3000多公里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透露,发改委已经完成了城镇轨道交通工程包,进一步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未来三年新开工项目里程达3000多公里。 自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下放给省级政府后,各地进入了一个地铁项目批复的高峰期。

[详情]

贵州铁路建设迎来“丰年” 到2020年总投资将达4000亿元

贵州铁路建设迎来“丰年” 到2020年总投资将达4000亿元

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交通问题是长期制约贵州省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即将得到彻底改善。到2020年前贵州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4000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投资3000亿元左右,贵州新增铁路3000公里。

[详情]

山东今年投入28.39亿元财政资金支持铁路建设

据山东省财政厅16日介绍,今年山东省已累计下达财政资金28.39亿元,着力缓解全省铁路项目资金缺口压力,全力保障山东省铁路项目顺利实施。 据了解,今年山东省“四纵四横”规划铁路项目建设进入加快推进关键时期,京沪高铁(山东段)。

[详情]

合湛铁路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国家发改委6月10日发布7项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批复,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名列其中,总投资138亿元。记者6月11日从北海市铁路建设办公室获悉,目前项目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可动工建设。

[详情]

北京至天津第二条城际铁路 京滨城际力争年内开工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将在年内开工,而北京至天津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京滨城际也力争年内开工。 据了解,京滨城际高铁,是从北京先到河北香河,再到天津宝坻,最后往南到滨海。其中北京到河北香河段、天津宝坻段,也会成为京唐城际铁路的一部分。

[详情]

京津冀一体化 确定首条交通区域快线

京津冀一体化 确定首条交通区域快线

到2020年,以北京为中心的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将初见端倪。最近,首条区域内快线确定为平谷线。所谓区域快线,概念来源于市郊铁路。

[详情]

江西:南昌至修水将建城际铁路

根据江西省发改委消息,日前,国家铁路局完成了“十三五”铁路网规划初步方案,方案中江西省有17个项目被纳入。其中,涉及九江市的除此前关注过的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合安九客专外,还有南昌至修水城际铁路作为新增项目纳入规划,这意味着修水人民未来或将可通过城际铁路出行。

[详情]

四川:成都地铁6号线有望明年开工 全长47.4公里

四川:成都地铁6号线有望明年开工 全长47.4公里

6号线北起郫县望丛祠站 南至天府新区观东路站 12日,成都地铁官网公布了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告。根据公告,成都地铁6号线全长47.4公里,沿线共设车站38座,分为一二两期建设。预计该线路明年开工,2020年底有望建成通车。

[详情]

郑州地铁3号线年底开工 2018年竣工

郑州地铁3号线年底开工 2018年竣工

郑州地铁3号线线路图 6月10日,记者从郑州市建委获悉,郑州地铁3号线一期土建工程招标将于8月进行,预计12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工期36个月。 一期预计今年底开工 2018年年底竣工 郑州地铁3号线是中心城区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