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机友会 招标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话题 热点专题 高端访谈 基建投资

上半年我国企业“一带一路”投资70.5亿美元 同比增22.2%

2015-07-29 11:00:21
中国路面机械网-工程机械新闻中心
字体大小: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环境更为宽松,投资权益保护机制日益健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顺利推进,投资的国别地区更加均衡。从企业走出去的成绩和态势看,全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的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17日介绍说,今年1-6月份,我国非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6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2%。

“这是上半年我国对外商务发展的一个亮点。”张向晨表示。他介绍说,今年我国对外投资的情况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政府简政放权,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去年10月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到今年6月底,商务部共受理了7703项申请,这些事项当中有7632项都是备案的,只有31项是需要核准的。而且,备案的手续也非常简便,大大方便了企业对外投资。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和有关国家的协商和交涉的力度。我国迄今和13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的保护协定,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混委会或者联委会的机制,协商对外投资合作中的问题,同时也和90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决定,为我们国家的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二是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的“走出去”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今年1-6月成套设备的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今年成套设备的出口都是一些较大的项目,比如说电站、高铁设备等。上半年我国企业在巴西美丽山的输变电项目、在巴基斯坦的核电站项目规模都比较大。“我国成套设备的持续增长再次证明中国已经从原来主要出口消费品的国家变成了出口投资品的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张向晨说。此外,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制造业的对外投资达到了50.9亿美元,增长了63.1%。张向晨认为,这表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有了提高。

三是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据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在海外一共建立了68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域,完成投资95.9亿美元,雇佣了14.8万名国外劳工,为东道国上缴了12.8亿美元税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向晨还介绍说,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 ”以来,沿线国家积极响应,我国企业也非常踊跃地到这些国家投资兴业。今年1-6月份,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48个沿线国家的投资达到70.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2%。这些投资包括基础设施、能源合作、农业加工、仓储物流等各个方面。从存量上来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达到了1634亿美元,占我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20%左右。我国企业除了自己投资以外,也抱团出海,建立经贸合作区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3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合作区,投资额达到80亿美元左右。这既起到了产业聚集的效应,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除了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出现高速增长,我们在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在增加,特别是对美国投资增长非常快。这也表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均衡性,也反映了我国企业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张向晨说。他说,从去年开始,实际上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已经超过了美国对中国的投资,且这个趋势会进一步延续。

张向晨说:“我们去年作出的预测是2015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年增长率为10%,从上半年的增长来看,要完成这个目标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可能超额完成。”(本文来自凤凰网)

下载机友会App二维码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路面机械网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链接地址://news.lmjx.net/2015/201507/2015072911002144.shtml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报道

中钢协:后期钢材价格将呈波动趋稳走势

6月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钢铁产量有所上升,钢材净出口量有所减少,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未有改观,钢材价格继续下行走势。后期受需求形势好转及铁矿石价格止跌反弹影响,钢材价格将呈波动趋稳走势。

[详情]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到底讲什么?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到底讲什么?

近期,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在《工业互联网中国峰会》上就“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个重要战略文件,解读了他们的内涵、范围和重点。

[详情]

中国6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49.4 不及预期

中国6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49.4 不及预期

中国6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为49.4,低于预期49.6,高于5月终值49.2。 上个月公布的PMI初值为49.6,创三个月新高,并且好于预期,但该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

[详情]

聚焦一带一路 探究工程机械出海之路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瞬息万变,受国际经济格局影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工程机械作为中国基础行业,首经济低迷影响,已持续低迷四年已久。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持续存在。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如一剂良药,注入萎靡已久的工程机械行业。

[详情]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编者按: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扩张的方式已难持续,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资源等约束。

[详情]

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众多钢企海外建厂

过去,中国钢厂们喜欢到海外买矿山,现在,考虑到国内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越来越多的中国钢厂开始跑到海外建钢厂。 中国鞍钢计划在印尼修建钢铁厂。消息援引该国工业部局长ImamHaryono的说法称,鞍山钢铁集团将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Morowwali)建立年产能达500万吨的钢厂。

[详情]

解读《中国制造2025》:聚焦农业机械装备领域

农业机械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情]

商务部:56家装备制造企业进入500强 已签13自贸协定

6月16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支陆逊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指出,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疲软、传统优势削弱等不利局面,但外贸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在政策、工业体系和企业上都存在自己的优势。

[详情]

《中国制造2025》解读: 制造强国生命线 质量当为先

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详情]

5月官方PMI为50.2 统计局称制造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5月官方PMI为50.2 统计局称制造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PMI 50.2,预期50.3,前值50.1;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3.2,前值53.4。国家统计局认为,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制造业显现了企稳迹象,政府采取的宽松政策为经济提供了缓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