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建筑工程公司安哥拉纳米贝项目部已经施工三年了,倡导“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秉承“造福一方大众,建设美好未来”的发展使命,以诚信、创新赢得了中信联合舰队的信赖,以严格的质量把关保障了精品工程的诞生并展现出促进了企业发展的人格魅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践行着企业发展的光荣使命。
因地制宜 科学管理 提高声誉
为适应海外工程施工需要,保障工程质量,项目部班子成员结合本项目工程体量大、单体多、场区大、平面交叉施工多、场站多、图纸审批延后、变更定样多等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制订出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项目部建立了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
项目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开展质量巡检工作,对过程质量进行监督、提醒、纠偏。三年来,项目部多次邀请设计、质量监控人员进行质量巡检,同时根据人员分工情况经常性的出现在施工现场对生产质量进行突击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场站管理、检测试验管理、施工资料管理等内容。针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项目部会让各劳务分部在限期内进行整改,并采取集中培训、细心讲解、耐心答疑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为提升中铁十四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影响力,进一步树立“中铁十四局”的品牌形象,项目部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参与境外“鲁班奖”和北京市 “长城杯”的评选活动,并在各劳务分部之间开展质量竞赛评优树先活动,对活动胜出者给予重奖。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项目部2013年和2014年连续被中信联合舰队评为质量优秀单位,这在整个中信联合舰队的发展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中铁十四局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工程兵部队,纳米贝项目全体员工继承和发扬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海外”的铁道兵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纳米贝地区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纳米贝省距安哥拉首都罗安达1200多公里,时任项目经理的段海军受命于危难之际,调用两辆大货车,拉着两个集装装箱、一台发电机,李荣新、张本丰、康宁、曹恒成等人作为第一批勇士奔赴纳米贝项目部,随行的还有三只狗。他们从罗安达出发,一路南下,翻山越岭,日夜兼程。由于路途不熟悉,他们边走边问,累了,就躺在集装箱里眯一会,饿了,就喝点矿泉水吃包方便面,此时集装箱就是他们流动的家。经过连续三昼夜的奔波,他们终于到达了纳米贝项目现场。
当时的纳米贝项目部所在地一片荒芜,放眼全是黄沙,在这里人很容易迷失方向,起初,负责确定施工边界的人员经常找不到回营区的路,为此,他们只好一路走一路做标记,还要提高警惕防范随时可能出现在身边的毒蛇。他们开着皮卡车在工地上穿行,短短几日,汽车轮胎就被仙人掌类的植物扎的遍体鳞伤,活脱脱象个筛子。炎炎烈日下,强烈的紫外线把皮肤晒得一层层脱落下来,使人全身疼痛,肆虐的海风,把沙土高高扬起,砸的人脸生疼,一天下来,头上、嘴角、衣领里、鞋里到处是沙,漆黑的夜晚,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轮流值班看护机械设备,只有几条狗陪伴在他们身边。
纳米贝项目开工后,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工程进展的第一要素。由于国内人员从办理签证到正式出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在这期间,纳米贝施工现场劳动力相对短缺。此时,资深项目经理武忠毅然提出大量使用安籍工人,他指出这是中铁十四局能够在安哥拉取得滚动式发展的必备条件,这样做既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能节省成本,更是我们回报安哥拉人民的重要表现。但纳米贝地区人口较少,居住又非常分散,因此,项目部办公室只好安排翻译丁明辉、司机段义国赶往二百多公里外的卢班戈省去招聘当地居民,向他们介绍我们的用工条件、工资待遇等,并把招聘到的安籍工人接到营区。此外,我们还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及村庄里的一些有威望的人帮助我们招聘安籍工人,甚至鼓励已经被我们聘用的安籍工人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工作。同时,我们加强与国内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催促他们尽快办理工人劳务签证的相关事宜。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项目部就招聘到了437名安籍工人,新增中国工人58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
开工初期,机械设备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施工生产的开展。项目经理武忠经过深思熟虑,毅然从罗达安项目施工现场调来了14辆大货车,3辆水车,6台发电机及3台装载机等急需物资,与项目总工程师李成科一起研究物资采购计划,与机械队队长王峰商讨设备配件的相关事宜,同时向中铁十二局、十七局等兄弟单位寻求支持,为了使机械能早一天到达施工现场,他甚至多次开车往返于罗安达与纳米贝之间。此外,项目部多次召开机械设备协调会议,统一管理机械设备,把这些有限的机械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机械设备的最大效用。
纳米贝属于典型的沙漠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给施工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经项目经理武忠、总工程师李成科等人与中信建设纳米贝项目的多次沟通,最终,由他们牵头找来了钻井施工队伍,在普莱亚施工现场进行钻井试验。经过连续8个昼夜的奋战,他们终于钻出了4眼深水井,而且出水量非常大,正当人们欢呼庆祝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从深水井里抽上来的水全是海水,根本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项目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请求他们帮助寻找淡水水源,从远方运水到施工现场。水源终于找到了,离施工现场足有20多公里。此时,水车的严重不足又困扰了施工,无奈之下,只好让人把4辆大货车改装成水车。为了不耽误施工生产,10辆水车昼夜不停,于是,一条长长的运输淡水的车队就出现了,在整个纳米贝地区煞是壮观。
施工现场遍地黄沙,但出人意料的是地表下面却有很多岩石,它们非常大且坚硬,给市政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分管市政工作的项目副书记刘粟桂与工程师李成科、项目经理助理车现亮等人多次商讨解决办法,最后确定采用静态爆破与油锤破碎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此问题。物资部部长厉向阳详细制订了静态爆破相关物资的采购计划,刘粟桂亲临施工现场指导相关人员油锤碎石的技巧,车现亮不断催促国内物资保障组的相关人员加快静态爆破物资的采购工作,并多次深夜到施工现场巡视工人的加班情况。
纳米贝项目紧挨大西洋,地势平坦、遍地黄沙,方圆70公里无山无石。我们用的所有石子只能从140公里以外的葡萄牙人石料厂现金购买,4000套的房建和市政工程所需石子量是非常巨大的,这对远距离水平运输无疑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造成了人员、机械设备及资金周转的相对紧张,更为严重的是葡萄牙人的石料厂产量非常有限,经常会出现项目安排了十几辆车的队伍去拉石子结果却是空车而归的现象,工程的进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但富有智慧的铁建人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毅然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建一座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石料加工厂,推动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
目标一旦确定,员工们就马上展开了行动。在异国他乡建一座石料加工厂,说说容易,操作起来非常困难。首先摆在员工们面前的是山石的开采权、爆破炸药的使用权及石料加工厂厂址的选定。员工们找到中信建设非洲区纳米贝项目经理王建仪帮助项目与当地政府协调关系。员工多次拜访当地的矿产管理部门,凭着真诚和热情打动了他们,允许项目可以在通往卢班戈省的主干线左侧山区建一座石料加工厂。时任项目书记的李荣新和总工程师李成科一起多次前往石料加工厂拟定地区察看地形、石质,这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的地带,既要头顶炎炎烈日,还要预防脚下随时穿行的而过的毒蛇、蜥蜴及蝎子,战战兢兢地摸索前行。几经周折,终于确定了石料加工厂的具体位置,明确了建设加工厂的详细方案。
2012年7月15日,勇敢的铁建人开始了石料加工厂区的建设工作。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昼夜劳作,为的就是早日实现各种型号石子的自给供应。由于石料加工厂区离项目部所在地约有85公里,为了抢工期,可爱的工人师傅们就住在了施工现场,累了就躺在简陋的集装箱里歇一会,饿了就啃些从国内船运过来的方便面,历时35天,耗费4000多个人工,终于为石料加工机械设备的进厂铺平了道路。石料加工厂区已经初具规模,石料加工设备的进厂马上提到日程上来。但石料加工设备的考察、采购及运输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为了尽早用上自己加工生产的石子,决定撤掉卡西多石料加工厂的生产线,全部转移到纳米贝石料加工厂来。卡西多石料加工厂的举家搬迁是一个非常繁杂的事情,各种机械设备、所有的生活物品加上所有的工人,不得不组成了一个10辆大货车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向纳米贝石料加工厂驶来。卡西多石料厂距纳米贝省约1400公里,路途遥远且路况较差,尤其要经过卢班戈省通往纳米贝省的盘山公路。这段盘山公路长约40公里,狭窄、连绵起伏,说它九曲连环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可视度很低,路的旁边就是万丈深渊和原始草木,随处可见飞流直下的瀑布,听鸟的鸣叫。在这种地方游玩那绝对是个好去处,但开着满载几十吨重货物的车辆行驶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们沉着冷静地慢慢滑行,区区40公里的路程足足行驶了近两个小时。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五天赶到了纳米贝石料加工厂,顾不上鞍马劳顿,立即展开了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经过一周的安装调试,纳米贝石料加工厂终于可以正常运转了,奋斗了两个多月的铁建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工人师傅的居住条件差,临时板房和集装箱不够用,部分工人只好暂时借宿到附近的江源公司,山上蚊子非常多,一到晚上咬的人全身红肿,为此,项目部一方面加快了石料加工厂的营地建设,同时调运了大批的生活物资以保障工人生活。石料加工设备由于用的是卡西多石料加工厂旧的生产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小问题接连不断,而加工厂附近没有网络及通讯信号,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就只好驱车十几公里给项目部打电话请求救援,赶上个别小配件没有库存时,就只好到1000多公里外的罗安达去购买,甚至从国内空运。开采石料所用到的炸药更是受到当地军方的严格控制,每次开采放炮前,石料加工厂的负责人都要到85公里外的纳米贝省警察局提出申请并备案,并于第二天开车接送相关人员到采石现场监督放炮,万一碰到节假日或当地警察局的某个领导有事请假,采石放炮就得推迟。与此相比,炸药的采购就更困难了,必须由单位提出申请,并到首都罗安达去购买,炸药从申请直至运到石料加工厂,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日思夜盼中,我们定购的新的石料加工设备陆续从国内运来了。从2013年11月份开始,项目部在旧的生产线不停产的情况下,安排专人做新设备的基础平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连续几十天的奋战后,设备进入了安装调试阶段,此时,工人师傅发现现有的发电机与石料加工设备不能匹配,项目部只好对了现有的发电机进行了优化配置,从中调拨出一台500千瓦的发电机,保障了新的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恪守承诺 树立诚信合作经营理念
纳米贝项目部始终视诚信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和经营哲学。项目部全体员工在经营活动中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企业信誉,讲信用、讲道德、恪守承诺,与客户和合作单位坦诚相待、诚实守信,并对他们高度负责。项目部本着诚信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以理念、经营、体制、机制、管理、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精品工程、他名牌企业为目标,赢得了中信联合舰队的信赖,走在了兄弟单位的前列。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号召员工在处理业务时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敢于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坚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实践,在创新中赢得市场先机,使建筑公司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积极弘扬和培育员工精诚合作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依靠团结的力量和集体协同效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精神境界,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建筑公司、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不甘平庸,志存高远,在发展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佳的品质,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项目部继续坚定“走出去”的战略,珍惜在安哥拉多年来的建设成果,在抓住中信建设这个核心客户的同时,紧盯中国铁建国际公司这个重要客户。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加强施工管理,严控安全和质量,完成好在建项目,为进一步走进非洲、深耕安哥拉,做强做大海外市场而努力。
以人为本 建家建线“高、实、细”
项目部严格执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无论是早期的建家建线还是我们最近实施的集体为员工过生日活动工作的开展,无不体现着人本至上的管理原则。
安哥拉纳米贝项目一成立,建家建线工作围绕“高”字开展,项目部“一班人”提出了“争第一从建家开始做起”的口号,一切从高起点出发。面对满目的黄沙,项目书记刘粟桂亲自挂帅,虚心听取工程安环部和各劳务分部相关人员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营区的位置到居住房屋的选材,从临舍的结构到里面的布置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采购,一一做了详细的论证分析,并结合当地的实际与项目驻地临舍的特点选择最佳方案。多次向国内绿化方面的专家咨询,挑选了最专业、最敬业的“汇中”劳务队伍进行建家建线施工,努力实现一切有标准,一切讲标准,一切高标准,并做到“五个统一”:生活娱乐区统一规划;施工现场统一布置;职工住房统一布设;生产生活场地统一硬化绿化;企业标识统一制作,实现了房屋格局层次化、场地布置标准化、环境绿化公园化,使在这工作的每位职工都有“家”的感觉。每当夜幕降临时,篮球场上总会有几个年轻人忙中偷闲投几下球,乒乓球室里总有好多人在热身。
项目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配套设施上,从实际出发,努力营造“家”的氛围。项目部建家建线工作围绕“实”字实施,充分考虑到纳米贝淡水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营地的绿化植物主要以抗旱的品种为主。一日三餐主副食合理搭配,职工居住的板房宽敞明亮,装有空调,床上用品统一配发,整齐划一,每个职工都拥有一个床头柜,室内统一提供挂衣橱,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建起了标准篮球场和乒乓球室;浴室全天候有热水供应,并购置了大容量的洗衣机;每个部室都配备了无线上网卡,方便职工了解国内最新状况。项目部定期为职工体检,进一步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会议室兼做职工夜校,方便大家学习,职工食堂兼作大型活动室,四周墙壁挂有彩灯。项目部所做的一切,职工们看在眼里,热在心头,项目部司机段义国说:“在这样和谐、温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我开心,舒心,家里的亲人更放心”。
项目部建家建线工作围绕“细”字着手,处处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项目部针对纳米贝干燥的气候,定期为职工购买各种水果。项目办公室房净高3.6米,给人一种舒畅而不压抑的感觉。营区内安放了垃圾桶,在常规的体检中,发现血压不正常的员工我们都会为其建立档案,实行跟踪服务,体现了日常管理规范有序和高层次的员工素质。项目部的农场远离市区,且发电机声音较大,影响员工的休息。项目专门把他们居住的地方设计成北京四合院的样式,加强了对菜农的安全保护措施。地面全部硬化,自来水接到门前,并与当地政府沟通,解决了农场的市政用电问题,使菜农不再被发电机声打扰。菜农王宝春很欣慰地说:“我们不会再被发电机声音干扰,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在一分部的院内设有宣传栏,及时表扬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并通报施工中出现的最新状况。项目部坚持经常召开职工大会,群策群力解决施工、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受到了职工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项目部专门设立了停车棚,院内花草树木齐全,四季有花全年常青,其中香蕉树较多,枝繁叶茂,硕果磊磊。在项目部洁白的外墙上喷写着“抓进度、重质量、保安全、求效益”醒目的红色标语,迎门飘扬着中国和安哥拉的国旗,屏风上刻着项目部的名称。办公室门牌悬挂醒目;会议室内安装了1号地块的地貌和施工进度的沙盘,纵平面图、组织机构图、安全体系、质量体系、环保体系图、管理方针、质量目标和企业基本理念全部上墙,办公室内各类图表、岗位职责等张贴齐全,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等各类设施配备齐全,各种标示标牌、标语齐全,为施工生产提供了必备的硬件设施,营造出了规范、严整的办公氛围。项目部还配备有活动中心、员工培训中心、员工食堂及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食堂宽敞明亮,餐厅饭桌统一的大圆桌、红椅子,摆放整齐,餐桌碗柜每人一个,标有编号,厨房设备齐全,操作台、灶台、洗菜池、碗架、平台全为不锈钢制品,还配备有液化气炉灶、抽油烟机,在员工洗澡室安装了史密斯牌的供热水系统,24小时从不间断。项目部还安装了广播,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记者常魁星 通讯员赵友发)广东省台山市公安局三八派出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方位、多角度为国家重点工程中铁二十局深茂铁路JMZQ-4标施工保驾护航,受到参建单位的一致好评。
[详情](记者常魁星 通讯员王盼)中交三公局总承包公司循隆高速公路二分部地处青海东南部,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相对高差极大,山脉高耸,河流纵横,地质复杂多样,有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详情]近期,为确保汛期施工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郑机项目部组建了以项目部领导为成员的夜间值班巡查小组,每日夜间轮流值班,督促安全进度,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项目上下充满争分夺秒的大干气氛。
[详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风雨锤炼的太原西南环线,神态已傲然可掬,延绵的身躯盘踞在龙城大地上,仿佛一条艮在龙脊上的美丽风景线,他将承载着服务山西人民的使命,一直延伸下去。
[详情]近日,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为确保管内各车站停留车辆及调车作业中的防溜安全,车务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各车站管理人员对运输处管内有调车作业的货场、各站站内保留车辆以及调车作业中的防溜情况进行了专项平推检查。
[详情]梅雨季节以来,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石长项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踏踏实实“四步”走,积极应对夏季汛期,认真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安全度汛。
[详情]“研究表明,烟草烟雾中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5亿,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1.8亿儿童受害,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宣传委员仝鑫磊在QQ群内这样写到。
[详情]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石长项目结合项目“5·21”施工推进会的节点责任目标,适时掀起 “大干110天,确保石长增建二线(2标)‘9·07’全线铺架贯通目标提前实现”的劳动竞赛,全体人员再擂战鼓。
[详情]5月26日,通过对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试验室的各项工作条件系统的检查,乌鲁木齐铁路建设指挥部安全质量部部长文湘凯、工管部舒志强、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站监理站总监张胜一行检查组认为该试验室满足工地试验检测的要求,同意该试验室在母体试验室的授权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