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务部: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或会分摊弱化》
针对近日人民币贬值对外贸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16日晚间分析称,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会被分摊、弱化。
8月11日,中国央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人民币兑美元4天累计贬值约4.6%。这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差的校正,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将使人民币汇率未来可以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指出,2005年7月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特别是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9.5%,同期欧元、日元、澳元、巴西雷亚尔和卢布分别下降10.8%、9.3%、5.3%、8.3%和17.7%,人民币相对于英镑、韩元、南非兰特和印度卢比也分别升值,在全球主要货币中仅对美元略有贬值。
该负责人称,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外贸出口造成了一定压力,据对6000家企业问卷调查反映,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长时间升值、产业和订单转移以及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和影响当前出口的重要因素。
该负责人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上半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0.9%,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7月虽出现出口较大幅度下降,但剔除去年同期异常增长垫高基数的因素,仍处于正常波动范围。总体上看,中国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目前中国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的态势没有改变,当前中国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完善,对不同企业影响是不同的。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将相对从中受益,以进口为主的企业相应地提高了换汇成本,一些重资产、美元负债高的企业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该负责人特别强调,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动及其对进出口影响,都将快速正向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会被分摊、弱化。从近期一些主要经济体货币贬值情况看,其对出口的拉动效应远小于贬值幅度。中国作为出口、进口大国,且加工贸易占相当比重,此次人民币汇率正常调整,对外贸的影响不宜过分解读。(来自中新网)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从基建投资到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三批次重大工程包的变迁折射出,国家发改委稳增长手法正由守转攻,在基建托底的基础上,全力为经济积蓄后劲培养新动力。 8月4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重大工程包聚集在轨道交通装备。
[详情]为加快国有垦区危房改造,改善垦区职工居住条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达海南省2015年垦区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5132亿元,主要用于改造危房14835户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详情]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指数连创新低,接连跌破80点、70点,目前正向60点靠近;同时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185.5亿元,同比增长98.5%。长期低价格、低效益运行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造成了极大伤害。
[详情]国际油价跌势不止,让国内油价年内首次“四连跌”也渐成定局。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明日(8月4日)开启,下调幅度或在190元到200元/吨,届时大部分实施Ⅳ汽油标准的地区,93#汽油将再回到5元/升。
[详情]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环境更为宽松,投资权益保护机制日益健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顺利推进,投资的国别地区更加均衡。从企业走出去的成绩和态势看,全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的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详情]6月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钢铁产量有所上升,钢材净出口量有所减少,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未有改观,钢材价格继续下行走势。后期受需求形势好转及铁矿石价格止跌反弹影响,钢材价格将呈波动趋稳走势。
[详情]近期,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在《工业互联网中国峰会》上就“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个重要战略文件,解读了他们的内涵、范围和重点。
[详情]中国6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为49.4,低于预期49.6,高于5月终值49.2。 上个月公布的PMI初值为49.6,创三个月新高,并且好于预期,但该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
[详情]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瞬息万变,受国际经济格局影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工程机械作为中国基础行业,首经济低迷影响,已持续低迷四年已久。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持续存在。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如一剂良药,注入萎靡已久的工程机械行业。
[详情]编者按: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扩张的方式已难持续,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资源等约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