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石德丽 张美丽 王娜)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为了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普通党员心上,根据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和四公司党委的事先摸底和统一部署,2017年9月12日下午,四公司总经理张林、团委书记刘霖一行在郑万一分部和洛阳基地班子成员陪同下,分别前往郑万项目和洛阳基地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并在洛阳基地召开座谈会,对基地建设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张总经理首先前往郑万铁路项目路基队食堂看望慰问了厨师、困难党员李孔武,紧接着赶赴洛阳基地,分别到困难党员明维清、王美东和鉏金亮家中走访,把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上。张总关切地询问了每位困难党员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生活近况和子女就业、在位等情况,与这些老同志面对面进行了促膝交谈,掌握了他们退休前后的工作情况等。张总代表公司党委,感谢他们多年来对企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勉励老同志、老党员们时刻保持乐观心态,注意保重身体,勤与子女沟通,尽一切可能保证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快乐。老党员王美东看到公司领导百忙之中前来看望自己,动情地说:“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平常基地领导也对我们就很照顾,公司领导还专门前来慰问,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当得知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儿生病行动不便需要互相照顾时,张总鼓励老人一定要克服困难,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老伴儿。在深入困难党员明维清和鉏金亮家中走访时,张总经理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了促膝交谈,尽力让老党员、老同志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嘱咐他们在需要帮助及时找组织。
走访慰问工作结束后,在洛阳基地召开了在职职工座谈会。会上,洛阳基地主任殷灿千从基地基本情况、建设与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三供一业”移交准备等方面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张总经理对洛阳基地同志们通过辛勤工作,保持了基地稳定和谐,大院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尤其在档案管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勉励基地同志们继续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一如既往地做好基地的管理工作,为“三供一业”移交地方打好基础。当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稳维工作,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让企业后方家园呈现生活幸福、和谐发展的良好面貌。
扫码下载机友会APP
或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机友会”下载
获取更多资讯
扫码关注路面机械官方微信
【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朱月根)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中秋、国庆节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10月12日,中铁二十局四公司长春地铁项目部开展了节后安全生产大检查。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刘波)2017年10月15日,由中交三航局负责施工的昭华湘江大桥钢箱梁完成最后一次顶推和调差作业,标志着重达7500吨的“长龙”终于在湘江上安了家,安装精度实现毫米级,这离不开钢箱梁制作、顶推过程的标准化作业与规范化施工。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王利军)10月12日,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在侯刎站用时3小时40分钟,利用换轨车顺利完成了站内上行正线184km593m至185km701m大修长轨更换工作。 大修长轨更换属于该公司2017年第一批大中修及更新改造工程2标段,由中铁六局承建。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陈思)2017年10月12日,中交三航局二公司杨梅洲大桥项目党支部召开民主评议党员大会,党支部书记叶志雄主持会议,11名党员全部参加。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陈树进 伍振)为迎接十九大召开,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吉林引松项目部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方位抓安全生产,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雒焕鼎)10月8日,兵团十一师北新路桥福建顺邵高速项目发出“大干50天,喜迎十九大”号召,动员全线北新建设者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加大人员、设备投入,挂图作战、节点推进,创造“北新速度”,以优异的成绩为十九大献礼。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作者 闫顺)中铁十一局二公司党委以“喜迎十九大,争当排头兵,再创新辉煌”为主题,以服务生产经营、增强党员党性意识、立足岗位争创新辉煌为重点,深入开展系列活动,使公司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投身一线。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祁伟明)今年以来,中铁二十局蒙华铁路7标二工区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模式,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在全线形成了敬廉、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作者 李洲洋、卢相、林成立)10月13日上午,由中铁十一局二公司徐盐铁路项目承建的淮沭新河特大桥跨新长铁路转体连续梁历时55分钟,安全平稳地实现58°转体,与主桥精准对接,成功跨越新长铁路。
[详情]【中国路面机械网讯】(通讯员 陈淼)工匠精神,古今倶有,中外皆崇,历久弥新。 因为下错了单,两本《工匠精神》摆在了我的案头。然而,这个不经意间的错误让我对工匠精神的探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的碰撞和惊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