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路面机械网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3000个日夜换来巨臂擎天—徐工全地面起重机系列诞生记(四)

2011-05-19 10:37:51   来源: 中国路面机械网
导读:QAY500全地面起重机雄姿  我们要一步一步走上去  2004年徐工重型继续推出了160吨、200吨全地面起重机,首次采用了6节单缸插销伸缩臂、...

\

QAY500全地面起重机雄姿



  我们要一步一步走上去
  2004年徐工重型继续推出了160吨、200吨全地面起重机,首次采用了6节单缸插销伸缩臂、椭圆臂成形与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CAN总线控制技术。2005年到2006年之间,徐工重型发展势头不减,又相继推出了240吨、300吨、400吨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采用了门式超起技术、七桥多轴多模式转向技术,吊臂增加到7节,创造了当时国内起重机六轿底盘最长臂长的纪录。
  240吨全地面起重机的研发开始于2005年,当时国内外竞争对手,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同吨位车型都是6轴6节臂,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无需言明的规则,徐工重型是否要进行突破?循规蹈矩肯定不会出现问题,但若进行突破必然会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当时国内的施工项目多是石化企业的检修项目,对臂长的要求相对较高,市场上常见的6节臂产品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为了把产品做到极致化,为以后更大吨位产品的研发提供指导和借鉴,徐工重型最终决定在240吨上进行突破,首次采用7节臂。
  240吨研制成功后,成为国内首台7节臂产品,在行业内引起巨大轰动!
  除了在臂长上是一个突破之外,240吨的标志性意义还在于,正是从此开始,徐工重型攻克了单缸插销销孔锁死问题。时至今日,徐工重型单缸插销伸缩臂技术在可靠性上趋于成熟,伸缩成功率高达95%,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国内同行业的伸缩成功率仅为50%。
  至此,徐工重型完全奠定了在国内全地面起重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国际领域内也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当七台100~400吨徐工起重机列阵于2006年上海宝马展会上时,徐工再次吸引了数万名参观者,德国利勃海尔起重机事业部老总弗雷在相继到徐州和上海观摩工厂和展品后,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我好像回到了爱茵根”,第二句:“我在中国找到了对手”。
  一次又一次成功,既使徐重人兴奋,更使得徐重人心中涌动向更高峰冲击的动力,“我们应该直接挑战最大吨位”这个想法一说出口,就如同一粒火星掉在了干柴上,迅速把大伙儿的雄心点燃:“对,一步到位,拿下千吨级!”
  徐工机械副总裁、重型总经理孙建忠说:“面对大家的请战,经营班子进行了专题讨论,我们的决定是,要一步一步走上去!这是徐工一贯的稳健严谨的作风:把马步扎实了,才能练出真功夫!”
  小试牛刀
    徐工重型决定先在500吨上小试牛刀。
  2007年500吨正式进入了构架阶段。对于徐工重型而言,500吨绝对是一个关键突破。它首次采用的超起、塔式副臂技术,将为今后超大吨位起重机产品的成功推出,奠定重要基石。
  在做超起、塔式副臂时,徐工重型颇费了一番周章。“以前的车型根本没有这些附加装置,而国外的产品只能看到照片,关键的控制系统是无法透过照片传递出来的。”谈及这段开发经历,技术人员这样回忆到。
  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标杆,于是,徐工重型的技术人员憋足了一口气:自己干!
  反复的计算、试验、修正,再计算、试验、修正,在500吨级产品的出世过程中,加班到凌晨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除了上述附加装置经验上的空白这一难题之外,配套设施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到卷扬的时候,整个研发工作都陷入了困境。因为车型较大,钢丝绳比常规的粗了两三倍都不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联系了全国各地5家公司,但没有一家愿意接手这一订单。迫于无奈之下,徐工重型只好远渡重洋,高价购进国外的配套设施。
  尽管困难重重,但500吨仍然在2008年上海宝马展前夕如期完成,整个设计团队都松了一口气。“那天,是几个月来第一次顶着太阳准点下班回家了。”对此,参与500吨研发的一位技术员,这样向我们讲述到当时的情景。
  但刚回到家,一个电话使得大家又赶紧回到了工厂。
  原来,500吨的吊臂出现了变形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团队连夜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终于,症结找到了,是吊臂臂型过大,焊接完成后,遇冷收缩,才导致出现了变形问题。现在怎么办?上海宝马展日益临近,徐工重型上上下下都为此而紧张,整个技术团队,甚至车间制造部门,都为此茶饭不思。通过反复思考,徐工重型决定通过一种新型锻造的方式纠正臂形。
  整整一周的时间,研发、设计人员都泡在了车间,与工人师傅一起,对吊臂进行重新锻造:“当时又正是夏天,热的实在受不了,那时才真正明白‘汗如雨下’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干活的时候你不时就能听到汗流到通红的吊臂上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对此,参与第一台500吨全地面设备组装的车间主任这样说道。
  过程愈加艰辛,成功的那一刻就显得分外美好!
  2008年9月23日,500吨全地面起重机在徐工重型的总装车间成功下线,作为截至当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它吸引了众多目光。尽管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感受500吨全地面起重机的飒爽英姿,但那一刻,无论是身处现场的徐工人,还是身在徐州的徐工人,都为它的伟岸而震撼,因它的诞生而骄傲!
  “你不得不骄傲,因为它是中国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能在国际舞台体现中国价值的产品,它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徐工重型副总经理史先信在“中国骄傲”这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那一刻,他知道,千吨级的梦已经触手可及了!(未完待续)

新闻投稿: news@lmjx.net
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微信公众平台
了解工程机械每日动态
微信公众账号:lmjxwx
更多

看更多话题>>《每周话题》栏目 —— 最新鲜的话题 做专业的评论,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热点新闻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热点新闻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 2017年即将匆匆走过,工程机械行业发生的哪些新闻事件值得我们一起关注呢?让我们一起梳理下。阅读更多>>

聚焦2017长沙配博会精彩看点
第142期:聚焦2017长沙配博会精彩看点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关2017长沙配博会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成为了工程机械行业本周最有热度的话题。中国路面机械网记者亲赴现场报道了展会盛况。 据本网前方记者报道,展会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机企业及300多家国内外配套件企业盛装亮相,更有100余家国际采购商现场采购。阅读更多>>

2018中国挖掘机市场“徐州论剑”
第141期:2018中国挖掘机市场“徐州论剑”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国挖掘机械行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江苏徐州隆重召开。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制造商、代理商、配套厂商等企业高层领导相聚彭城,直面发展难题,共同探求中国挖掘机械产业健康发展之路。阅读更多>>

更多
复制链接 加入收藏
图片资讯
德工第六届冷再生培训交流会开幕 德工第六届冷再生培训交流会开幕
强势出击,宇通重工强夯机走俏海外 强势出击,宇通重工强夯机走俏海外
徐工集团亮相第十届阿联酋中国商品展览会 徐工集团亮相第十届阿联酋中国商品展览会
徐工进军大型隧道机械领域 徐工进军大型隧道机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