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唯靠创新
中国新闻网:徐工频有大的动作,尤其是在自主创新方面表现尤为抢眼。您如何评述徐工在这个重要领域的表现?
王民:作为行业领军者,一直以来,徐工都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从产品技术、制造工艺、技术服务能力等多个环节、多个层面丰富和创造用户价值。徐工以进取世界工程机械技术之巅作为创新目标,汇集国内最高端的工程机械技术人才。依托强大研发力量和多年的强力投入与苦心积累,徐工研发成果正进入重要收获期。
今年上半年,徐工获授权262项,其中发明9项,均超过2010年全年授权量。“钢铁蜘蛛侠”步履式山地挖掘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履带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三重一大”产品完成鉴定、销售,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形成了行业颠覆式影响,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效益。在核心零部件发展上,徐工自主突破了高端液压油缸、新型变速箱,与德、美、韩等多国企业合资,通过联合创新、协作创新突破了回转支承、驱动桥、发动机等瓶颈。加快突破泵、阀、马达等液压元件核心技术。
今年,徐工被国家两部委授予江苏唯一、首批中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全球布局研发中心抢据技术制高点
中国新闻网:前不久,徐工南京研究院揭牌。多年来,做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徐工对行业技术革新的贡献有目共睹。做为技术创新的母体——研究院在徐工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做用。您对以研究院为母体的徐工创新体系有何评价?
王民:徐工集团将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继续加快国内外各个研发平台建设,面向全球布局研发中心,是徐工“十二五”重要战略方向。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正加快建设,将构建极具创新活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研发大平台。以从欧洲并购的两家企业为基础,正加紧建设徐工欧洲研究院,总投资2亿美元的徐工巴西工厂和工程技术中心在加紧建设。在国内成立徐工南京研究院的同时,上海临港出口制造基地和徐工上海研究院也将开工建设。
这些全新平台将推动徐工加快集聚全球技术资源和海内外高端人才,为实现进取世界行业技术之巅的目标注入新的动力。加快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始终牢牢占据国内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徐工将借助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后续政策的支持,按照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动态管理要求,积极做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展技术创新,为徐工“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管理搭建徐工信息化采购平台
中国新闻网:信息化建设是您一直关注的重点,做为行业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采购平台的上线,标志着徐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信息化建设上徐工有哪些宝贵经验?徐工还有哪些管理创新的突破?
王民:徐工信息化采购平台的建设牵涉面广、难度系数大,其成功上线凝集了全体项目组成员付出的大量心血,也反映出徐工集团通过信息化建设已培养出的一支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徐工集团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是一次创新工程,是承载徐工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管理工程,是实现集团战略转型的抓手之一,集团上下对这个管理工程寄予厚望。根据集团信息化“垂直平台,水平整合,协同运作,智能分析”的规划原则,最终将实现公司总部、营销中心、经销商三层业务运作,全面打造徐工价值共同体。
近几年,在管理创新和突破上,还实现了徐工机械重组上市,在A股市场募资50亿元,启动了H股发行计划,重塑了品牌、资源、产品线优势及资本市场号召力,加快了徐工实力提高和国际化步伐。通过管控模式转变和精细化管理,推进人财物、产供销、机制、体系整合和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及信息化整体提升,凸显出全价值链竞争优势和效率效益优势,“十一五”末利润、利税分别比“十五”末翻了4番多和3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