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路面机械网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北京三一率先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助力自主创新

2011-12-07 10:52:11   来源: 中国路面机械网
导读:走进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三一重机办公大楼,透过玻璃墙,能看到一排排闪烁的电脑和数百位研发人员专注的身影。借着博士后(青年英才...

走进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三一重机办公大楼,透过玻璃墙,能看到一排排闪烁的电脑和数百位研发人员专注的身影。“借着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设立的契机,我们再次充实研发团队力量,今年引进的4名青年英才,全部都是核心研发人员。到目前为止,公司具有博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已达到9位。”谈到人才队伍的壮大,北京三一重机研究本院院长助理刘海增面露喜色。

  借鉴国家博士后制度,市人力社保局去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这是一项具有“北京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它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旨在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创新性领军人才。

  入站博士后(青年英才)渐成企业科研骨干

  旋挖钻机,是北京三一重机的主打产品,曾被用于“鸟巢”、首都机场扩建等重大工程项目。“随着产品的推广和升级换代,企业碰到了很多棘手的技术难题。而引进新的研发人才给研发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有助于难题的破解。”刘海增告诉记者。

  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设立后,北京三一重机引进4名博士,高凤翔、于兴哲、邓志党、张育胜。他们都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因此,一进入企业便被委以重任,分别承担了亟待解决的几个攻关任务。项目一旦成功,产品的整机稳定性将提升30%以上,整机疲劳寿命延长50%以上,运动合理性将达到100%。“这将有力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未来3至5年内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在刘海增看来,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的设立,就是给企业装上了引才的“助推器”和科技攻关的“加速器”。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的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也是首批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之一,该公司目前的一大研发项目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毕业于中科院地质所的黄鑫博士,就是进入实践基地工作站开展技术创新的青年英才,他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滑坡预警模型的建立。“一旦项目有所突破,将大大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公司总经理蒋新说。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本市已有38名青年英才、代招博士后获批准进入企业基地工作站开展技术攻关工作,从事22个研究项目,行业涉及电子信息、现代制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金融传媒等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重在机制和政策创新

  创新实践基地主要依托中关村各个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区域设立,通过委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招博士后研究人员,或直接吸引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英才,到企业工作站开展科学技术和理论创新实践活动。

  “创新实践基地既借鉴了博士后制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在规划设立、管理运行、人员招收等方面具有独创的北京地方特色。”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宋丰景介绍,这样可以使招收人才的机制更灵活,重点是推动人才跨单位、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交流与合作。

  在运行机制方面,“依托项目、能进能出”。要想获得资格,首先必须符合北京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企事业单位必须提出符合本单位发展战略的、能够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科研项目,并为科研项目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在科研项目结束后,短期内未提出新研究项目的,设站资格自动取消。

  在招收模式方面,“分类招收、专兼结合”。创新实践基地既可代招博士后研究人员,也可以招收和吸引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青年英才;青年英才在基地工作站既可以全职从事2-3年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兼职从事项目研发工作,兼职人员可以不纳入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如果青年英才不是北京户籍,设站单位还可为其申请北京“绿卡”,研究项目结束后,留在本企业工作的,可以申请办理人才引进手续。(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在投入机制方面,“企业为主,多元投入”。改变了传统的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做法,坚持企业投入研究经费为主。在首批建设的6个实践基地中的20个工作站,企业共计投入研发经费过亿元。今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财政局专门下发了有关经费的管理办法,实践基地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青年英才),给予6万元的资助,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过评审以后,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科研资助。同时各个区县以及基地所在的园区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形成了多元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一重机公司今年获得了市人力社保局拨付的12万元招收资助。高凤翔、于兴哲两位博士住上了公司统一提供的单间,经过申请,两人又分别获得了昌平园提供的9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即将入住。“上三年级的儿子即将进京就读,享受北京居民的待遇。我不用再为生活琐事操心,可以更踏实地投入研究了。”高凤翔说。

  宋丰景透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今后每年将计划增设3至5家。目前,又有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已向市人力社保局提出设立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的申请,3家园区内14家企业也提出了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的申请。这14家企业计划拿出21个研究项目,招收81名博士后(青年英才),预计投入科研经费将达5.3亿元。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的开展,使企业聚集人才的起点更高、渠道更畅通。

  企业、高校多方联手畅通产学研用渠道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153.6万人,其中三成为央属单位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

  “所以,开展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建设,必须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尤其是中央在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这样,不但可以借助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培养人才,还可以有效整合央地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使优秀人才都能参与到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宋丰景说。

  进站人员的招收模式延伸了博士后制度的辐射范围,强化了人才的柔性流动,使单位能根据发展需要灵活的选才、用才。“高校不仅‘智源’充足,而且具有较强的硬件资源,这些都是企业无可比拟的。”刘海增透露,在与北京交通大学达成培养青年英才的合作协议之外,双方洽谈还拓展到了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上。“交大的振动疲劳实验室、动力学仿真实验室都是很先进的,如果能借助进行相关研究,对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

  据了解,目前全市各个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38位进站青年英才的联合培养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此外,本市还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院校专门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着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宋丰景说,一方面,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有大量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但是企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具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和雄厚的科技研究力量,但由于体制机制不适应,很多成果不能得到转化,创新人才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北京建设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正是要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资源实现对接,从而达到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目的。

新闻投稿: news@lmjx.net
关注中国路面机械网微信公众平台
了解工程机械每日动态
微信公众账号:lmjxwx
更多

看更多话题>>《每周话题》栏目 —— 最新鲜的话题 做专业的评论,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热点新闻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热点新闻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 2017年即将匆匆走过,工程机械行业发生的哪些新闻事件值得我们一起关注呢?让我们一起梳理下。阅读更多>>

聚焦2017长沙配博会精彩看点
第142期:聚焦2017长沙配博会精彩看点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关2017长沙配博会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成为了工程机械行业本周最有热度的话题。中国路面机械网记者亲赴现场报道了展会盛况。 据本网前方记者报道,展会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机企业及300多家国内外配套件企业盛装亮相,更有100余家国际采购商现场采购。阅读更多>>

2018中国挖掘机市场“徐州论剑”
第141期:2018中国挖掘机市场“徐州论剑”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国挖掘机械行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江苏徐州隆重召开。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制造商、代理商、配套厂商等企业高层领导相聚彭城,直面发展难题,共同探求中国挖掘机械产业健康发展之路。阅读更多>>

更多
复制链接 加入收藏
图片资讯
德工第六届冷再生培训交流会开幕 德工第六届冷再生培训交流会开幕
强势出击,宇通重工强夯机走俏海外 强势出击,宇通重工强夯机走俏海外
徐工集团亮相第十届阿联酋中国商品展览会 徐工集团亮相第十届阿联酋中国商品展览会
徐工进军大型隧道机械领域 徐工进军大型隧道机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