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长安街上由10台英达设备组成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排成一列,以每分钟6米的速度行进,经过加热、耙松、提升、复拌、压实等工序,一条崭新的路面出现在眼前,圆满完成了北京市政提出的 “时间最少、水平最高、影响最小、投资最少”的道路施工任务,为建国60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重礼。
时隔一年半,2011年4月,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再次驶进北京市区,为北京通州区的道路整治出新紧张工作着。
对症下药 优质施工的基础
“英达的很多国际领先技术在长安街施工时,都得到很高的认可,无需我再多做解释。对于道路修复而言,‘对症下药’是一切技术的根本,这也是英达一直倡导的‘公路医生’的概念。此次施工的滨河中路,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路况却比较复杂:有不同车道间的接缝问题、停车带加宽路面施工问题以及地基不稳定注浆问题。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有效根除路病,不能仅凭经验主义干活。”负责本次通州滨河道路出新的英达施工部贾经理对施工前的综合调查十分看重。
贾经理说:“北京的四月天夜间气温相对还比较低,施工的这几天,夜间平均温度一直在10℃左右徘徊,再加上风沙的关系,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我们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增加了一台加热设备,使路面的摊铺温度更加理想,施工后路面质量也更高。”
工期有限 质量“无缝”
据悉,本次整治出新的北京市通州区滨河中路不仅是通州区的主干道,同时也连接着京津高速,承载了天津方向往来北京市区的货物运输功能。之前通州区对主城地下管线进行了施工,施工后该路段两个方向最内侧超车道路面已经恢复,但除超车道之外的四股车道存在明显色差,且纵向施工接缝非常明显。这些问题不仅对通州区整体市容市貌产生影响,同时施工缝处理不好还会形成弱接缝和弱界面,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本次修复除了要对滨河中路的坑槽、沉陷等路病进行修补之外,还要利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对新旧道路的施工接缝进行处理,防止雨水、雪水下渗对路面造成更大的损害。
记者从施工现场了解到,想要真正做到在紧张的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无缝”施工,得益于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卓越的施工速度和英达层间热黏结技术。据了解,英达机组的施工速度可达4-6米/分钟,通过英达间歇式热辐射技术对施工路面及周边、下层路面有效加热,可使路面再生层和下承层、以及周边原路面牢牢地焊在一起,提升路面层间抗剪强度,有效避免了弱接缝、弱界面的出现。
“夜行者” 要效率也要环保
北京作为首都,其市政道路承载的交通压力可想而知。就通州滨河中路而言,不仅有本市的车辆通行,往来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货车也很多。近年来,通州区房地产发展迅猛,通州总人口已突破百万。该路段又邻近运河文化广场和运河奥体公园,车流量较大。作为该区休闲文化窗口,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这边挖路修路,运料车驶过,全都是灰。虽然施工都放在晚上了,但白天被挖开的路暴露在外面,车子从旁边开过去,灰尘都很大。而且每次修路持续的时间都很长,感觉天天都在‘吃’灰。现在这种修路方式确实少见,像一节火车,开过去就是一条新路,没什么烟也没什么灰尘,挺好。感觉很高科技的。”家住附近的马先生对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的施工方式表示十分认可。
据了解,为了把施工带来的交通、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通州滨河中路施工选择在夜间十点以后进行,而为了保证白天该路段正常通车,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又必须在早上六点之前迅速撤离。对于10天出新完成所有的路面治理出新,贾经理表现得信心满满:“英达就地热再生成套机组每台设备都是汽车半挂牵引式,具有无级变速慢速行走驱动功能的牵引汽车使得整个机组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又可以在施工时以慢速匀速行进。流水作业保证了施工效率,模块化的机组又是实现迅速专场的关键。”
记者离开施工现场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无烟、无噪、无粉尘,加上百分百对原路面材料的原价值循环再用,降低了维修资成本……这一切正是此次英达为北京市民交出的满意答卷。
北京通州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