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橡胶沥青山寨化走向穷途?
2011年5月5日,正中路科与美国D&H公司达成合作共识,举行技术合作签约仪式。
2011年5月30日,中国第五届橡胶沥青应用技术交流会在苏州举行,据悉,本次会议将涉及中国橡胶沥青行业标准。
正中路科以一个企业个体的身份拉开了技术国家化进程;中国橡胶沥青以一个行业整体的身份,开始实施标准本土化。中国橡胶沥青在发展七年之际,是否将结束其山寨化的乱象?
图为正中路科和D&H签署合作备忘录现场
选择和D&H合作,正中路科到底希望获得什么?即将成立的正中机械设备工厂技术负责人宁先生说:“我们这次和D&H的合作,不但全面引进其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并且对核心部件也将采用原装进口方式,从而攻克国内产品普遍面临的技术瓶颈,以确保生产出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为行业服务。比如,沥青和胶粉必须要保持持续的精确配比,才能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橡胶沥青,但经深入调查研究,由于沥青受温度变化而导致粘度变化,且差异很大,所以要保证胶粉与沥青进行随时的准确计量匹配,这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以目前国内技术水平均不能准确实现。这次正中路科通过和D&H的技术合作,引进其技术和核心部件,完全能够实现胶粉和沥青的精确配比计量,以确保橡胶沥青质量的持续稳定。而且,D&H还有一套专有技术,可以实现‘按照施工需要,定时定量的生产橡胶沥青’,即,每个小时可以按照需求设定进行每小时5-20吨产量的生产,不但满足了应力吸收层日需求量小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型号拌合楼的生产需求,可谓是一机解决了多种需求。另外,该设备还能实现随机打印出橡胶沥青生产过程中每分钟的沥青和胶粉掺配比例记录数据,让客户对生产产量和质量彻底放心”。如果这样先进和成熟的技术能引进中国,并为道路行业服务,这何尝不是行业内的福音呢。
“中国真是一个创造力非常强大的国家,任何产品、技术、工艺,到了中国,都会被你们按照自己的需要修改”。与中国人打了8年交道的Andy先生在了解中国橡胶沥青的现状后,很无奈的打趣道。Andy先生所言,自然是指中国橡胶沥青行业的混乱,各种技术流派充斥着市场。对于一个在美国从事橡胶沥青40余年的专业企业而言,在无奈中自然嗅觉到了混乱市场中的商机。商机的根源在于,橡胶沥青在中国被山寨化后,必将迎来一个理性的回归。
行业标准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七年的快速发展,各种技术流派纷呈毕现,中国橡胶沥青呼唤自己的行业标准。
在各类行业媒体上,橡胶沥青有很多种名称,胶粉改性沥青、废旧轮胎粉改性沥青均是常见的称谓,橡胶沥青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称呼。一个行业,连产品名称都没有得到统一,可见其混乱程度。至于其生产工艺、原材料要求等技术性环节,则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橡胶沥青行业标准的出台,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否则,将会毁掉这个行业。
据悉,2011年第五届橡胶沥青技术交流会将涉及行业标准事宜,可谓一场及时雨。受邀出席会议的正中路科董事长杨遗良先生说:“数年以来,我们一直和诸多兄弟企业一道,为中国的橡胶沥青专业化推广而奔走呼吁,但企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将对中国橡胶沥青的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观察
笔者相信,以中国人对山寨产品的坚韧和包容,仅仅凭借一个标准的出台很难取得全面的胜利,而橡胶沥青行业标准即使出台,仅是一个开始,这个标准还需要众多的企业去维护,避免出现中国食品行业的悲剧性恐慌。这既是行业的期待,也是中国公路人的期待;笔者同样相信,技术国际化也仅仅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在技术上和国际先进理念接轨,将会面对很多陷阱,诸如山寨的陷阱,价格战的围追堵截等等。橡胶沥青在中国的规范、有序、健康、良性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