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广(通)昆(明)铁路秀宁隧道进口与1号斜井顺利贯通,比节点目标提前31天。
十六局集团承建的秀宁隧道全长13187米,是广昆铁路复线最长隧道、控制性工程,也是铁道部十大高风险隧道之一。隧道进口到1号斜井全长5762米,洞身穿越东山河逆断层、东山河1号断层、大龙潭逆断层、象山向斜、可里朗~寨脚倒转背斜等地质构造,围岩主要为碳质板岩、砂质板岩、灰岩,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地表生态环境敏感,易出现掉块坍塌、软岩变形、涌水突泥等情况,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十六局集团广昆铁路指挥部专门聘请专家到现场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参建员工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制定了防止坍塌、控制软岩变形、支护变形、涌水突泥专项预控措施,优化斜井大坡度反坡排水方案。施工过程中落实现场检查管理指标量化制度、领导干部包保作业和带班作业制度及每周工程分析会制度,严格考核与奖惩兑现。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强力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强对围岩的监控量测工作,控制围岩的变形,有效防止塌方的出现。及时施作超前水平探孔、加深炮孔、TSP探测、红外线探水等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工序上搞好衔接,缩短每道工序间隔时间,实现了“流水化作业”。同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终端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逐级签字制、安全问题整改落实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积极整治安全隐患。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了工程安全、优质、有序、平稳掘进。
秀宁隧道进口与1号斜井的提前贯通,为1号斜井大里程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消除了1号斜井前方突泥突水淹井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减少了洞内大坡度反坡排水设备的投入,改善了通风条件,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