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
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对南京市尧新大道与栖霞大道交叉路口的深度车辙进行了治理。
尧新大道、栖霞大道是南京市区进入南京经济
技术开发区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南京二桥高速
公路、南京绕城
公路和宁镇公路
交通枢纽。过往重型车辆多,在重载、高温及交叉路口车辆频繁制动的共同作用下,路口处产生了严重车辙,最深处达7、8厘米,严重影响了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为了快速有效地治愈交叉路口车辙,南京市经济
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决定采用
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治理。
英达设备机动灵活,频繁转场游刃有余
7月22日凌晨,记者来到
施工现场,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施工,一侧相邻的车道已经完成治理,路面平整如新。
记者了解到,此次施工和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由于交叉口的车辙多由于车辙频繁制动、起步而引起,发生车辙的位置大多在距离路口50-100米的范围内。每个施工路段大概仅100米左右,每完成一个车道施工后需要立即调头对相邻车道进行施工,频繁转场对设备的机动灵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我们目前的施工速度,一个晚上至少要转场3次以上,如果设备的机动灵活性稍差,光在转场上就会浪费大量时间,施工效率会大大降低。”正在指挥施工的英达公司现场负责人徐琅向记者介绍道。
但是长达6、70米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真的能做到“灵活”地转场吗?带着疑问,记者耐心等待这一股车道施工完毕,亲身体验了英达设备的灵活性。记者看到,这套由7、8台设备组成的机组转场的整个过程只花了十几分钟,令人惊叹。
对此,徐琅解释说:“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采用的是模块式组合方式,尽管机组比较庞大,但每台设备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转场可独立完成,这样的设计充分保证我们能够适应这种特殊施工需求。”
英达机组的设计除了能够满足快速转场的需求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单车道施工,保持道路畅通。
根据记者了解,针对这种距离比较短而相邻几股车道都有车辙的情况,传统工艺施工时为了提高效率通常会将几个车道同时铣刨,然后同时摊铺,这样一来必须封闭交通。这种施工方式显然不适用于尧新大道、栖霞大道这样繁忙的交通要道。
作为南京城的“东大门”,又是经济开发区的主干道,尧新大道、栖霞大道交叉路口的车流量非常大。尽管已经是凌晨1点左右,据记者目测,每分钟过往车辆也有30多辆,每一次红灯车辆排队都长达60多米,如果对这样的路段封闭施工,造成影响可想而知。
“我们就地热再生机组设计宽度正好满足单车道施工的要求,可以保证道路畅通,”徐琅介绍说,“而且我们施工速度非常快,每完成一段施工就能很快开放交通,施工带来的交通干扰非常小。”
自尧新大道、栖霞大道交叉路口施工以来,记者一直关注着这里的施工情况,工程落幕,施工期间从未出现堵车的情况。
“流水线”作业,避免雨后“金鱼池”
天气情况对传统铣刨摊铺工艺施工的影响较大。如果路面铣刨后,因天气下雨等原因,未及时摊铺,就会形成“金鱼池”、“搓板路”,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的困扰。
如今适逢南京梅雨季节,这时候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刻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可能下起暴雨,而且说下就下,说停就停,这给传统工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施工,英达是如何避免天气带来的影响呢?记者就这一问题向英达施工负责人徐琅请教,他说:
“我们英达机组施工是‘流水线’的作业方式,机组驶过的路面就已经完成了治理出新,而且采取的是加热、耙松、喷洒再生剂、添加新料后压实的方式,无需铣刨路面。遇到下雨,我们及时撤离现场,施工后的路面没有‘搓板路’、‘金鱼池’的现象,不会影响行车,雨一停我们还可以接着再干。”
的确,施工现场记者也看到,英达热再生机组整个施工过程都是连续性的,没有任何间断,机组驶过后路面便平整如新。
英达层间热黏结,延缓车辙复发
车辙是困扰道路
养护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而尧新大道与栖霞大道交叉路口是在重荷载、高温、车辙频繁制动、起步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车辙复发频繁更高,以往采用传统铣刨摊铺工艺进行治理,施工质量不理想,几乎每年都需要重新铣刨,这让有关部门十分头疼。
此次南京市开发区管委会选择英达治理车辙的原因之一是看中了英达热再生技术治理车辙的口碑。据了解,英达热再生车辙治理技术曾被多次应用于润扬大桥、河南漯平高速、遂渝高速、江苏省S322、S323公路、山东省S302公路、内蒙古呼准高速、苏嘉杭高速、樟吉高速高速、福银高速等路段,而且施工质量优异,使用英达热再生技术治理过车辙的路段,车辙复发周期较传统施工方式大大延长。其中,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2006年英达热再生技术治理河南漯平高速运煤通道深达11厘米的重度车辙情况。后期回访资料显示,河南漯平高速2006年采用英达热再生治理过的路段,使用四年车辙复发不到1厘米,而与其相邻的路段,2008年采用铣刨摊铺工艺施工,不到一年时间,车辙就再次达到4厘米以上。
“延长车辙复发周期最关键的就是增强道路层间的抗剪切变形能力,”江苏省沥青路面热再生
养护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雷涛告诉记者,“英达层间热黏结技术可将施工后路面与原路面黏合成一个整体,提升层间抗剪强度至传统工艺的3倍,是延缓车辙复发的‘良药’。”
施工前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