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泥爪甲”
作者:姬泽生 王怡 尉雨春 牟占芳 洪喜华(湖南大学)
创新点:“泥爪甲”——泥石流清理机是专门为清理泥石流受灾道路而设计的工程机械。它集“吞吐”于一体,是系列化的泥石疏通、加工、再利用的机械。首先将挖斗、传送带“吸入”的泥浆、砂石进行搅碎处理,然后与自身携带的凝固剂混合加工,最后从尾部出模箱“吐出”道路隔离块,并放置在道路两侧,防止二次危害,并可划分出清晰的交通通道。
二等奖:“防祸墙”矿上救生设备
作者:郝世超 乔立元 王增辉(中南大学)
创新点:利用气囊膨胀,及时隔离人和有害气体,在井下铺设该装置后,为人员的撤离争取宝贵时间。“防祸墙”通过井上基站控制井下气囊终端实现瓦斯浓度以及井下环境监测、井下人员定位,灾难发生时提示人员迅速撤离。
二等奖:子母挖掘机
作者:任远航 刘新玉 李萌锐 胡鸿雁 姚湘(武汉理工大学)
创新点:子母挖掘机分为主机和子机两部分,根据作业环境需要,子机可借助折叠轨道快速、自由与母机分离、结合,以解决挖掘机高难度作业及逃生问题。子母挖掘机集挖掘与破碎于一身,适用于常规作业环境和自然灾害抢险与灾后重建工作。
二等奖:多功能越野挖掘机
作者:刘晓峰 罗关 熊玮龙 余伟翔 潘蓝青(湖南科技大学)
创新点:多功能挖掘机设计以蝎子为元素,正如蝎子在大自然中的顽强生存力。解决了未来复杂环境下的作业施工,打破了传统挖掘机械受地形环境限制和功能单一的设计思路,使多功能挖掘机拥有适应于陡坡、山涧等复杂地形的机体。
三等奖:“极地风暴”
作者:赵婧 吴宇娟 潘博(太原理工大学)
创新点:“极地风暴”抓地型折叠吊臂起重机定位于轻量化、全地形的多功能概念起重机。通过强力吸盘式抓手的工作,使“极地风暴”可以适应不同复杂作业地形,在极端条件下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在起重机行进过程中也可起到跨越各种障碍的作用。
三等奖:“SpideX”挖掘机
作者:时亚如 李牧(西南交通大学)
创新点:以蜘蛛为原型进行仿生设计,在造型上以刚硬的曲线为主,曲中带硬,在突出未来感的同时,把握了设计的可实施性。能在很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进行行驶并能有效进行安全作业,特别适合山地挖掘和灾区救援工作,能在平坦的公路上自由行驶,并能进行高难度作业,侧壁挖掘和架设电线杆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