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新疆吐乌大高速英达就地热再生工程全面展开,这是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首次在新疆高速公路系统进行大规模应用。
一直以来,新疆交通建设与养护的观念都走在全国前列,自治区交通厅党委副书记、厅长里加提•苏里堂曾在讲话中指出:
“‘十一五’期间,新疆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障了国省道的畅通和安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十二五’期间,新疆交通厅将继续以‘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学养护’为重点,努力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交通行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新疆亦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新疆自治区交通厅总工程师李志农也曾说道:
“尽管目前和发达省份相比,新疆在研发实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一直以来不断坚持引进国内先进技术,并根据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质、气候条件进行二次研发,因地制宜,使其适用新疆的环境,从而更好地推广应用。”
据了解,此次引进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对吐乌在高速进行治理,也是新疆积极引进节约、环保、优质、高效的道路养护技术的重要实践。
英达——深入研讨后慎重之选
7月5日,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召开“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交流会”,就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原理、施工流程、质量、适用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新疆交通运输厅厅党委书记、副厅长王新华强调,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新疆交通人要努力创新、实践、进步,不断强化思维、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借鉴应用国际国内先进产品和技术理念。
通过听取英达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施工现场考察及与讨论,与会人员认为,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节约环保、道路修复质量高、交通干扰小等特点,在目前新疆公路建设和养护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可最大限度控制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更好地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提升交通服务品质!新疆交通运输厅决定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对吐乌大高速路面路病进行治理。
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现场
单车道施工,英达施工不堵车
吐乌大高速公路是连霍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出乌市的重要通道,交通地位高、车流量大是吐乌大高速的主要特点。施工中,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再次彰显了交通干扰小的优势。
现场,记者看到,既不像传统道路养护施工需要封闭整幅或半幅车道,也不像其他一些道路养护成套设备施工时庞大的设备把整个道路“塞”得满满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施工时只占据一股车道,其他车道均可正常通车,避免了封路并道,交通压力自然也降低不少。
此外,英达机组采用的是“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施工速度快,再加上分段施工,施工完成后的路段即可快速开放交通,尽可能减少作业面,这从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交通压力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施工环境恶劣,英达先进加热技术破解难题
吐乌大高速途经素有“中国风谷”之称的达坂城,常年6-7级大风。此外,虽然刚进10月,新疆的气温已经降到0℃以下,施工时最低气温约达-5℃,这些都对英达施工时的加热效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新疆恶劣的气候条件,一方面会影响路面热能渗透,另一方面也使路面热量散失更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加热方式,将会影响摊铺时温度和质量。”江苏省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经理戴合理向记者介绍说,“英达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间歇性热辐射加热技术,可以确保热能渗透;而且,英达设备的保温设计,可以有效保持热量不散失,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现场,记者对施工温度进行了现场实测,摊铺时路面温度仍能保持在120℃以上,有效保证了路面压实度和施工质量。
单车道施工,交通干扰小
用数字说话,英达技术节约环保效果显著
此次吐乌大高速施工,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再次展现出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卓著成效:本次施工预计可减少废料排放80640吨,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4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22.17吨,减少一氧化碳、硫化物等废气排放8714400立方米,节能减排及社会效益明显。
现场,记者观察到,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通过对路面加热、耙松的施工方式保证施工中不打碎石料,从而实现对原材料100%原价值循环再用,节约了大量的沥青混合料;施工中没有任何废料排放,无粉尘污染,没有渣土车往返运送废料,施工环节简单,与传统工艺相比,大大降低了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