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波: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三一重工的发展要感谢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资本市场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品牌、公司形象方面的支持。从资金方面,我们首次IPO从资本市场募集到了9个多亿的资金,这是一个很大的支持,2003年上市的时候。
向文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品牌的支持。大家知道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三一是第一家试点企业,这为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确实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是资本市场对三一的支持。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以及我们员工的努力,您刚才提到了,实际上我们以9个多亿的资金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市值500强的企业。另外,我们上市以来,我们通过现金分红反馈给资本市场12个多亿,我们通过市场募集的现金分红全部反馈给了资本市场。我认为,我们三一和资本市场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效配合和合作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一个经典故事。
向文波:
您刚才提到三一靠什么,我们1995年进入这个行业,2003年上市,2010年我们做到了世界行业第六,我们依靠主要的是几个方面:一是中国改革开放所提供的巨大市场机会,这是第一。二是中国政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说到这个发展环境,可能大家都有一些意见,刚才也提到了一些困难,我觉得这些困难有些是共性的,民营企业存在、国有企业也存在,放在境外也存在,但是实践证明,我们中国的发展环境是非常好的,因为16年时间成为世界500强,全球第六,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发展的环境。
向文波:
当然说到企业内部的话,就是企业对资本创新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很多的领域,都是推动和引领行业的发展,填补了国内的一些空白,同时也替代了进口,为公司赢得了很好的竞争优势。
向文波:
再一个就是我们长期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的关注。大家知道,我们的价值观是“品质改变世界”,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缔造世界最高品质的产品,再说得多所一点,就是要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中国产品质量低劣的形象,这是我们讲到的对品质的重视。
向文波:
还有就是对客户服务的重视。大家知道去年中国质量协会对这个行业的14大类产品进行了质量和服务的排名,三一获得了八个第一和四个第二,剩下没有获得名次的是我们还没有生产的产品,我们已经生产的产品做到了真正的数一数二。这是我们三一能够高速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谢谢。
祝寿臣:
谢谢,继续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谭总,我看材料里面提到,我们潍柴准备投资20亿元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食品实验室,请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同时请问,您觉得潍柴集团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您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推动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什么?谢谢。
谭旭光:
潍柴动力是我国最大的内燃机企业集团之一,它的陆地大型高速动力全球产销连续五年第一,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为了实现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发展,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潍柴动力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中心,投资20亿元,要走到全球内燃机实验最前沿。这是对我国提升内燃机行业的技术水平、制定内燃机行业的标准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谭旭光:
最近我们也宣布将在三月下旬投放使用。刚才你问到潍柴动力这些年的发展主要靠什么,我想核心有三条。第一,国家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第二,潍柴长期以来注重于改革,作为一个传统的六十多年的国有企业,推动深化内部的改革,实现整个企业的体制和机制的转换,这是我们近十年来抓出的最主要的成效。第三,就是我们始终不渝地抓住技术创新,围绕产品做实产品、突出产品,实现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优势。谢谢你的提问。
祝寿臣:
谢谢,继续提问。
法制时报法制网记者:
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经济发展的根基。我想请问四位代表,请四位代表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在发展实体经济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同类企业可以借鉴?有没有不成功的教训?谢谢。
刘明忠:
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我觉得,首先是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实际运行的治理机构和运行体系。这几年国资委大力推行规范董事会的运作,就是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形成有效制衡、互相促进企业发展。
刘明忠:
我们的企业能够从2006年的100多个亿,去年达到了1483个亿的发展,得益于我们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我觉得必须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力度。这几年我们推行人员能上能下、工资能增能降、人员能进能出,我们现在的干部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制,就是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全部进入市场化,对于业绩升、薪酬升、职级升;业绩降、薪酬降、薪酬降、这几年我们领导干部有7个被免职、15个被降职,这三项制度,我们认为要动就动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如果不动领导干部而动普通职工是起不到大的效果的。
刘明忠:
第三个方面,要适合于自己企业的改革,要在机制上发生变化。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我们推行了模拟法人等运行机制。今年全面推行预算执行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党建的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实物方面,我们在投资上一定要按照主业进行投资,投资决策上一定要科学化,一定要大范围地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避免损失。我们原先也有投产厂,技术水平已经是世界前三位了,我们在石家庄的厂子,但由于原材料的问题造成效益不好,我们最后就把这个厂子关了。谢谢。
向文波:
根据我的体会,八个字很重要,就不得不是要“实实在在,实心实意”。所谓实实在在,就是要实实在在的抓创新,实实在在地去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要,实实在在地降低我们的产品成本,实实在在地抓公司内部的各项管理,做实业要很实在。第二个是要实心实意,实心实意,首先就要一心一意。因为做实业是有一个很长的路径依赖。一个产品的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个产品的开发就要走好几年,不能今天想干那个、每天想干那个,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如果这样做想打一个品牌是不可能的。另外,要实心实意的对待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社区,就是与你有关的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要实心实意地对待他们,我认为这对于做实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牌的树立确实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这是做实业的基本经验。
杨天夫:
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几十年来能够发展起来,我个人认为,我的经验就是实体企业能够生存核心是市场,市场对企业产品的认可,这是企业生存的环境和必要条件。一个企业针对市长的变化,你的应变能力和速度是极其关键的,我们也经历了几次金融危机和大的波动,包括近期市场有的一些变化。市场还是要延续下去的,市场有其及时阶段的需求,如何去变,这是企业能够做好的一个基础的方法。第二,对我来说就是人才。我们作为民营企业,不管是在同类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竞争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对应的都是市场,而不是企业自身,也是我们的文化之间的竞争,任何企业能够发展和生存,都有竞争性。
杨天夫:
我们主要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把人才竞争这件事做好,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障碍。所以说,我的公司这几年来投入最大的就是在人才方面。我本人的工作,刚才那位记者已经问到了,我本人的工作就是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设定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第二件事就是全球找人,第三件事就是全球找钱,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把这项工作做好了,那么很多事情也就做好了。谢谢。
祝寿臣:
继续提问。
成都广播电视记者:
非常容幸作为地方媒体能获得这样一个难得的提问机会。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在成都的未来发展中提出产业历程、产业倍增这样一个计划。我们都知道实体经济是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和支撑,而目前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业以及新能源产业都取得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我想请问一下,刘明忠代表和杨天夫代表,给我们在今后产业的布局和定位方面给些建议。第二个问题想请问向文波代表,您刚才提到了虚拟经济,那其实我们知道,在现代经济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结合来促进加速发展、促进成都建设新区,打造西部核心增长区。谢谢。
杨天夫:
这位记者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你这个问题近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