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机械制造业向高层次发展
当今社会,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全球范围内环境、能源约束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决定了制造业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环境和能源问题所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金融危机助推下将应运而生,谁抓住了机遇,谁将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而任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进步,这也向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谐环境理念要求机械制造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世界范围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突出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世界上3/4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退化速度超过自我更新速度的国家。全球环境资源消耗速度超过地球生态自我更新速度达30%.美国和中国排在全球资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列。
各国纷纷制定绿色计划和减排目标
美国奥巴马政府已把新能源的创新和发展作为国家优先战略,采取了一揽子政策,重点资助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
2008年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有助于实现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欧盟将在今后6年内投资约10亿欧元用于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的研究和发展;大力推动生物质能发电和供热计划,开发生物液体燃料新技术。
日本早在1991年就推动了“绿色行业计划”,致力于资源保护、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减少固体废物和温室气体,通过公共教育、环境先导、节能建筑、LCA,DFE和ISO14000认证系统实现绿色制造以提升企业竞争力。2008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为实现低炭社会而制定的行动计划草案。
环境法规、标准和绿色壁垒日益增多
欧盟关于环境方面的立法较早、较多。影响较大的有WEEE指令(自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承担起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RoHS指令(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电气设备必须禁止使用铅、水银、镉、六价铬等重金属,以及聚溴二苯醚(PBDE)和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和EuP指令(是关于制定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
环境法规和标准日益严格,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多。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巨大。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受阻。我国出口贸易相当部分是初级低附加值产品,而产品的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制定了苛刻的标准和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因而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市场的范围和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纸张、服务贸易、产品包装等方面的影响更大,涉及到的主要标准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中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机电、玩具厂品的安全性指标,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燃料指标,保护臭氧层受控物质等。
“绿色标志”逐渐被消费者所认知
尽管遭遇了金融危机,欧洲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仍在增长。在波士顿咨询公司于2009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对欧洲2000名年收入在35000美元以上的消费者调查中,经常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比例由2007年32%增加到2008年的34%,可以接受绿色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高的消费者比例由2007年的20%增加到2008年的24%.
在欧盟和美国最近购买过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中,认为绿色产品比普通产品质量要好的消费者分别占41%和43%,而认为质量要差的消费者分别只各占5%;可以接受绿色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高10%以内的消费者分别占58%和59%,另外还各有23%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绿色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高10%以上。
能源消费结构促使机械制造业向节约型转变
全球能源紧缺与我国能源消耗大的矛盾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正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上升。可用的能源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物质的自然增长已经远远落后于需求。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范围内能源安全观随着时代发展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正由过去主要应对市场短期供应中断,向能源供应的长期可持续性转变。
我国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了能源消费量大。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相当于2002.5百万吨油当量,位居世界第二。国际能源署(IEA)在2009年11月公布的全球能源展望年度报告中称,到202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国,届时前三大(能源消费)国将依次为中国、美国和印度。
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变
我国能耗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在多种能源中利用率最低。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达70.2%;核电占比最小,为0.8%;石油也占据了18.8%的较大比重。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大,易受国际市场价格冲击
我国油气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200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1.3%.2009年,中国能源蓝皮书预测,在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国内资源限制的共同影响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4.5%.
由于石油进口依存度大,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制造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从根本上减少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而加强和提高我国经济的安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机械制造业向高层次发展
全球科技进入一个新的创新时代,各国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从而将加速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及新能源所催生的新产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机械制造业能够为其提供高效率、高精度、环境友好型和能源节约型的装备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