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的新起点。
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差距快速缩小,甚至出现单月贸易顺差,伴随着安哥拉成为出口“明星地”,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出现拐点。而同时,“中国制造”的企业形象也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2006年,奠定行业发展基础的法律法规接连出台
2006年是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也正式出台,业内企业将在这个缓慢攀升和调整的阶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同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发布,把加快自主创新,完成产业升级,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加先进的装备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这也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指明了方向。而后,呼吁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自主创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律公约》出台,为促进行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随着三大有力政策的相继出台,2006年成为工程机械的转折元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各方政策向好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打破了低速增长的局限,产销重返高速路,市场火暴出乎意料。其中,随着国家对铁路建设的大力投资,旋挖钻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和联合掘进机等设备需求旺盛,各大企业也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了相关配套产品,以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006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液压挖掘机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各大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20%以上,这意味着本土品牌已经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而在起重机方面,履带式起重机的吨位不断攀升,这警示企业在乐观于市场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追求大型化所带来的弊端。
2007,强劲市场再创高峰
受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