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加码之下,全国房价却出人意料地依然“涨”声一片,这或许会促使喊了多年的房产税政策加速出台。
国家统计局上周末发布的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上涨的有67个,环比下降的城市仅有2个,其中一线城市涨幅尤为明显,北京的新房价格已连涨11个月。
依然“涨”声不停的数据传递了两个重要信号:第一,始于去年下半年的房价上涨惯性仍在,房价上涨预期并未被调控新政而“冻结”,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不确定性增加;第二,购房人一直担心,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措施恐怕仍然会“雷声大雨点小”。而20%个税政策在绝大部分省市被“悬空”的事实,以及上述出乎大家意料的数据更是再一次加重了购房者的这种担心。
另一方面,3月以来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地王频现,土地成交的高溢价,给本已高居不下的房地产价格带来了更糟的未来预期。这种状况显然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怎么办?仅从民意的角度,新一届政府就有足够的动力去树立 “房调”新形象,以系统性长效解决方案来取代过去扬汤止沸的行政式短效机制应是大方向。其实,3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清晰地表达了这种政策取向。这次会议强调,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财税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渐进,要加快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而推出房产税政策自然是长效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是目前“涨”声一片的数据,或许会倒逼决策层下决心加速该政策的制定进程。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目前经济增速放缓、弱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有可能会在年底前放松楼市调控,以避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特别是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这种论调似乎更有了市场,因为钢铁、家电、建材和贸易等行业业绩不尽如人意,让大家再次把目光转向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而放松楼市调控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快变量,是一副对做大GDP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药方”。那么,会不会长效机制尚未来得及建立,楼市调控放松的老把戏又上演了呢?
笔者以为,这种估计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估计变为现实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新一届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已明显提升。3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态说,要“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4月,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政治局常务会也一改过去“保增长”或“稳增长”的基调,而是将未来经济政策基调确定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最近的5月13日,李克强总理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中央高层的这一系列表态清晰地释放了如下信号:政府以容忍经济增长放缓为代价来推进经济转型的决心已定。去年经济增速“破八”,大家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今年一季度增速再度放缓,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却高达342万人,经济下滑背景下的就业市场稳定,是中央政府容忍经济放缓的最重要底气。因此,可以判定,再度放松房地产调控与中央决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方向相悖,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不出现断崖式的下滑,楼市调控放松的可能性一定是小概率事件。
最近又有消息说,中央层面针对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相关调研正在有序推进。调研重点落在三个方面:启动新一轮房产税试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体制。建立长效机制的相关调研,或许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笔者的上述判断。
如果启动新一轮房产税试点,有几个核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第一,新一轮房产税试点会选择哪类城市?估计城市规模既不能太小,否则很难具有代表性,也不能太大,以免对经济冲击较大,由此判断选择二线城市应该最有可能。第二,新一轮房产税试点的征税范围究竟是存量房还是增量房?过去的试点,无论是“重庆版”还是“上海版”,主要是针对增量房而言,再加上税率较低,所以效果不彰。笔者判断,新一轮房产税试点很有可能会选择存量房。新一轮房产税试点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税收改变市场预期,在存量房领域寻求增加市场供给的效果应该是比较大的,尤其对那些一人持有多套房的投资群体。第三,房产税的试点是否意味着限购等政策的快速退出?笔者认为,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短期而言,即使启动房产税新一轮试点,也仅仅是小范围的。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核心一线城市,房产限购政策仍会持续。(赵晓系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金保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