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某论坛上提到,农村建设用地是尚在沉睡的巨大资本。韩俊并未就这个话题展开讲述,但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思路。
请快快醒来!“沉睡的资本”
按照当前的操作模式,政府以极低的成本征地,在二次转手中获得高额差价,开发商在卖房过程中获得高额利润,农民,或者说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市民却并未获得足够的财产性补偿,仅获得微薄补偿。
由此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新市民难以形成足够的消费力。有报告指出,中国在今后的30年时间里,城镇化过程中大约会出现1.6亿个移民家庭,大约5亿人左右。5亿人应该是多么大的内需市场啊,但因为目前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制度约束,这5亿人的市场只能沉睡。
按照当前的经济形势,外需市场难以寄予重望,提振内需则是政府几年来努力的方向,人口众多的农村市场更是政策重点开拓的区域,例如家电下乡等,但效果都差强人意,甚至出现了种种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提振内需的思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按照现在的思路,政府卖地增加收入,然后财政再拨出一部分进行补贴,只是授之以鱼,难以持续,更难解决根本问题;若能将农村集体用地纳入市场交易,不但农民可以获得合理的财产补偿,合乎公平,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撬动一大块内需市场。授人以渔,其利无穷,只是关乎利益分配,道阻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