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业人士指出,除非一条城际铁路担当了国家干线的功能,比如武汉到九江的城际铁路,以后南昌到北京的高铁会走这一条线,此建设后盈利的可能性大,建设的必要性强。至于大部分远期规划的线路,不会立即修建。“现在十二五要动工的很多线路,连前期工作都没做,很多线路建设都很滞后。”这位人士说。
另据了解,去年以来,在城市地铁大干快上的同时,连接城与城之间的地方城际铁路建设也如火如荼。去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意见》发布后,不少地方掀起了铁路投资的热潮。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铁路局局长汪亚平表示,近几年,有些省份成立了铁路发展基金,不是单独投向一个项目、一条线路,而是综合分享铁路建设运营的收益,获取固定的回报。这是铁路建设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方向。“湖北的四条城际铁路进入收获期。”
汪亚平说,去年武咸城际通车,今年5月,武黄城际铁路将通车,届时武汉28分钟即可抵达黄冈,将极大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进程。2015年,武孝城际也将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武咸城际目前上座率的问题,汪亚平称,武咸城铁目前平时上座率为40-50%,春运期间达70-80%。武广高铁刚开通时上座率也不高,现在形成网络后春运期间一票难求。他强调,城际铁路不是以盈利为目的,重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他介绍,目前武咸城际效应初显,沿线多个站点形成小城镇建设开发热潮。
铁路的好日子来了嘛?
受高铁事故影响,近三年以来,我国在铁路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强。不过,这一局面将在今年被“打破”。
据悉,4月30日,铁总召开铁路建设动员电视电话会议,铁总总经理盛光祖在会议上提出了四个确保的概念:一是确保重点在建项目顺利推进;二是确保开工建设一批新的铁路项目;三是确保按期建成投产一批铁路项目;四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强化质量安全风险意识,确保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盛光祖在讲话中甚至用上了一些军事术语,而这也符合铁老大一贯以来军事化管理的风格。盛光祖称,在目前铁路建设任务空前繁重的情况下,要“采取超常规措施,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迅速形成铁路建设会战态势”。
需要指出的是,铁总4月30日的这次会议是对4月28、29日在西安召开、由马凯主持的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会议。
一位接近铁总的人士表示,正是在这两次会上,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被调高到8000亿元以上。年初,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定的数字是6300亿元,加上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则为7000亿元。4月初,盛光祖宣布计划上调至7200亿元,孰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数字再次被调高到8000亿元以上,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于历史上铁路全面投资的最高额——8426.52亿元,那是在刘志军主政原铁道部时期的2010年。
“中铁隧道公司有老总参加了那次会议,回来之后跟他们一说,都很振奋,铁路工程公司又有好日子过了。铁路投资一上去,估计能多少拉动一下目前比较疲软的经济吧。”中铁隧道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透露。
事实上,随着铁路年度总投资额的上调,其他指标也跟着上扬:开工项目由此前44项增至48项基础上,再增至64项;新论证的项目在条件成熟时,年内也可开工;今年新投入运营的线路要确保达到7000公里以上;2014年设备投资额由1200亿增至1430亿以上。
“因为这次调高投资额是在4月份进行的,因此不排除下半年再调高一次的可能性。”王梦恕表示,“如果这样,那2014年就可能创造铁路投资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