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合作的基础,信用价值是企业长效、稳健发展的重要根基。如何提升信用管理,增加信用积累,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对陕汽的发展至关重要。
陕汽全力支持销售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规模与风控的平衡,在行业内创新经销商信用管理模式,经过多年运行,如今信用管理理念日臻成熟、管理方法可操作性增强,已成为重卡行业中的翘楚。
首先是创新信用管理模式。金融服务部采取“主导+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模式。即:建立起由财务总监领导、金融服务部牵头运作、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配合的“事前防范、事中督导、事后控制”全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的信用管理模式。事前,委派专人进行信息搜集、考察,通过严格对经销商的审核及准入机制进行风险防范;事中,通过信用评级、分类支持、信用额度日常动态管理(“入库—到货—超期—消化或回款计划”四点控制),及信用保障等措施密切督导;事后,通过风控专员分区点对点管理,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及时干预,加大风控力度。
其次是创新制度及方法。在制度方面,陕汽分别出台了《陕西重汽信用管理办法》、《金融业务信用保障管理办法》、《放车额度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明确参与信用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及考核标准,便于执行及管控。同时,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法,分别设计出既适合业务操作又简化数据运算的信用额度自动审批系统,使整车系统海量数据得以快速、准确处理,提升了业务审批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通过对信用管理的创新和改进,近年来陕汽特色信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继2010年助力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2011年实行动态信用保障核查,有效规避信用销售风险以来,至今金融平台无一例逾期平仓记录。同时,服务部2012年采取“四点控制”的信用额度管理,加强了对渠道资源占用管理,降低了渠道资源占用,有力促进了销量提升。(本文来自陕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