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剑玲(右)与同事在工作中
记得若干年前,有一外单位曾组织他们从事企业文化的一班人员到广西柳工探讨办企业报的事。在座谈会上,他们带队的人说:“我们办报总是等米下锅,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你们柳工的企业文化搞得很不错,我们是向你们学习来的,望你们介绍一下办报经验。”柳工机械报的一位发言人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稿源还不缺乏,我们的新闻稿件,公司是下达指标给各个部门的,这是一项考核内容,所以这方面的稿件比较多。至于文艺稿件,就不好下达任务了,那完全是由个人爱好和兴趣来投稿,由于我们的副刊编辑工作做得好,不但在职的员工积极写稿,有些退休了的员工也还在继续投稿,甚至外单位也有人向我们投稿,所以我们现在是笨媳妇易为有米之炊(有人笑起来)。前来柳工取经的人听说外单位也有人向“柳工机械”投稿,而且退休的人也还在投稿,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这里说的“柳工机械”副刊编辑,指的就是刘剑玲老师,她有一个笔名叫“冷文”,所以称她冷文老师的,也大有人在。
是的,刘剑玲负责“柳工机械”的副刊编辑,确实办得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这固然与她的才情有关,同时也是与作者群分不开的。这些作者之中,有不少人都得到刘剑玲的指导和鼓励,她还鼓励这些作者不止要在企业办的内部报刊上发表作品,还要向市级以上的公开媒体积极投稿。有些作者向外投稿见报率不高,就有些灰心丧气,刘剑玲就鼓励他们说:“像你们这样长年在车间工作,一年有几篇文章在外面见报已很不错了。”很简单的一句话,让那些人心头一下就变得云淡风轻,春暖花开,继续笔耕不辍,经过长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笑逐颜开的时候——文章见报多了,有的参加区、市散文大赛还获了奖。
有两句歌词这样写道“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如果将这歌词作这样的改动“关心新作者,不忘老作者”,则很能说明刘剑玲对新作者的无限关爱和对老作者的一片深情。对新作者发来的稿件,她审稿时会分外留心,只要有亮点,她就精心修改,给予发表,她从不轻易“枪毙”一篇稿件。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作者写了一篇“难忘父爱”的稿件投向“柳工机械”,很久也没有见报,作者以为不会见报了,早已忘记了这件事。大概是过了四五年以后,这位作者在“柳工机械”报上见到一篇文章,作者的姓名和自己的姓名一样,她感到好奇,再看看文章的内容,竟是自己多年以前写的那篇文章,她的文章是“手工版”不是电子版,这么久了编辑竟没有忘记,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帮她敲出来,让她感动不已。
又一次在“柳工机械”积极通讯员联谊会上,有个女工说,她的文章第一次见报时得的稿费是几块钱,为了表示祝贺,“请客”花去了二十多元,但她心里很高兴,自此以后,她与“柳工机械”就难分难舍。有些老作者退休以后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有更多时间从事自己所爱好的事情,如写作、绘画、摄影、书法等,他们继续将自己的作品投向“柳工机械”,他们虽不在职了,但刘剑玲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地接纳他们的作品并给予发表,有什么活动也通知他们参加,有可赠送的书籍,也不忘记他们。
柳工在建厂五十周年出了好几本书,每本书,刘剑玲都参加了编辑和撰稿工作,她不但在上班时忙着这些事,回到家也还是忙着这些事,在路上也考虑着这些事,真是忙得不见路。在柳工建厂五十五周年时,不少员工都拿到了一本55万字的大部头——《柳工职工文学作品集》,这本书是柳工员工在2006——2012年间在市级以上公开报刊发表的文章集大成者。当初在征得柳工领导同意出版这本书后,刘剑玲就根据她所掌握的情况,逐一跟那些“臭文人”联系,叫他们把自己在外见报的文章题目、日期、发表刊名及版次写清楚给她,她一篇一篇到网上去查阅,不少文章在网上查不到,她就让人将剪报给她,硬是一字一字帮敲出来,然后汇总到一起,分门别类进行编排,工作量之大,让人感到头皮发麻,消耗去了她和同事的大量精力和时间。这本书的出版,在外部它加大了柳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内部,它巩固和壮大了作者群。刘剑玲在柳工企业文化的作用,用叶剑英的一句诗来比喻也是不为过的:中流砥柱出衩裙。